![]() |
|
近日,武汉青年女科学家王琳,因在丝胶修复神经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两个月前,年仅34岁的她获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全国仅10人。6年前,她放弃美国高校的优厚条件,回到家乡工作。真的是故土难离,我在国外多年,对此感触越来越深。王琳接受长江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可用于修复人体神经
王琳团队最特别的一项研究成果,是从蚕茧中提取丝胶,用于人体神经、心肌等受损组织的修复治疗。此前,国内外对丝胶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其研究成果发表在行业顶尖期刊,在国际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年会上被评价为在蚕丝医学应用领域具有影响力的研究,使我国在丝胶组织工程研发领域走在了国际前沿。
对蚕茧发生兴趣出于一次偶然。王琳与学生们讨论问题时发现,蚕丝中的丝胶,其医学用途是个无人涉足的冷门领域。丝素已经被生物化学研究者们开发出多种全新用途,数千年来一直被人们弃置的丝胶,也很可能是一座沉睡的宝藏。王琳说。
通过重新设计实验,王琳团队否定了前人认为丝胶会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结论,继而发现,丝胶具有良好的细胞黏附性、稳定的天然荧光特性和优越的成胶性能。这意味着它有可能被制成在人体内自然降解的医用材料,帮助人体组织修复再生。
王琳团队研究了6年多,终于成功提取结构完整的纯丝胶蛋白。这种丝胶可用微创方式注射进人体,原位成胶,可修复受损神经,有望解决脑卒中、心梗、外周神经损伤等多种医学难题。理想的话,5至10年后这项成果可应用于临床。
实验中遇到的80%以上都是挫折
作为青年千人计划专家,王琳并不认为自己比别人更聪明,而是投入得更多罢了。做实验、看文献、写文章、讨论等,这就是我们工作的一个常态。即便现在,我每天也基本都是到晚上十一二点钟才回家。周末的话,我就带着笔记本找个咖啡馆,其实也就是换个地方看文献。
因为研究的是全新领域,王琳团队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拿丝胶提取来说,既要保持结构完整,又要保证生物活性。而不同的温度、试剂、蚕茧类型,实验的变量又很多,一个条件变了,就需要上百次的重新实验。可以说,实验中遇到的80%以上都是挫折,但是大家并没有被打倒,一次次重来,优化条件。
王琳一直记着老师的话:没有创新的工作是瞎做,没有应用的工作是白做。她总在思考,研究的成果一定要对病人有用,而且不能跟着别人的老路走。她每天花大量时间去跟进国际上最新的研究进展,包括物理、化学、材料等其他学科,试图从中获得新的灵感,将之与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产生创新点。
放弃国外优厚条件,首选回汉发展
王琳出生于武汉一个医学家庭,初中时代曾随赴德读博的父亲出国念书。父亲学成后,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国报效,这对王琳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武大毕业后,2005年王琳赴美读博,此后担任过哈佛大学研究员和密歇根大学访问学者。2011年,得知国家启动青年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急需再生医学人才,王琳立刻决定回国。她成为同批青年千人计划100多人中最年轻的科学家之一,也是仅有的6名女性中的一个。随后,她在武汉协和医院创建了华中首个再生医学中心。
王琳说,国外顶级实验室的条件和待遇确实比国内更好,但国家现在对科研的支持很给力,拿出了大量资源来支持青年研究人员,这是对知识分子,尤其是对青年科学人才非常大的尊重和信任。
王琳对故乡有着深深的依恋,她选择回到武汉发展,我是在武汉长大的,这座城市对我来说是温暖的家,我对这里有难以割舍的情感。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张又侠“表情”成焦点 央视镜头暗语引热议 |
| 2 | 中美航班即将剧变!但还有一个更大的隐患 |
| 3 | 最肮脏的几种鱼 吃粪便长大 却成国人盘中餐 |
| 4 | 党指挥不动枪,枪也指挥不动党!蔡霞震撼爆 |
| 5 | 不到24小时就崩盘!中国大学生破产跳楼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两关键人物现身四中会场 习被公开羞辱 |
| 2 | 内幕流出! 张又侠错失良机 |
| 3 | 习和太子党的生死权斗,胜负已分! |
| 4 | 习罕见消失 杨振宁葬礼异常 温家宝送花 |
| 5 | 批准使用中国大飞机 |
| 6 | 睡完首富睡总统 靠男人捞到268亿 她凭啥 |
| 7 | 杨振宁与长子的一通电话,暴露了翁帆真实地 |
| 8 | 一个天大好消息传来,北京底气更足了 |
| 9 | 全国首个!浙江杭州打响第一枪 |
| 10 | 张又侠“表情”成焦点 央视镜头暗语引热议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