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中国围绕刘晓波病危发起宣传战

www.creaders.net | 2017-07-11 10:45:45  BBC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他是中国的头号异见人士,不过这里的媒体称他是罪犯,尽管在海外他被称为中国的民主英雄。罪犯也好,英雄也罢,现在的问题是:刘晓波日益衰竭的身体成为一场斗争的关键——他病入膏肓,由此传递出的信息却要好好掌控。

  中国这位生命垂危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成为一场信息战的中心。

  中国官方媒体说刘晓波的癌症"不应该被政治化"的同时,又发表被泄露出来的监控录像,内容包括他在狱中和现在在医院的情况。

  国际人权组织说,他们很不理解他在生命的最后阶段仍然处于看守之中,德国政府则表示,主导刘晓波治疗的不是医生而是中国的安全部门。

  这一切显得很糟糕,而事实是中国政府对此心知肚明。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死在狱中,这样的事情只在纳粹德国时期发生过。如今,却再次重演。

  病床秀

  刘晓波在被确诊患有晚期肝癌后,中国官员将他从监狱转到医院,他最后的日子虽然活得更好的治疗,却仍然被当局监视看守。

  没有人怀疑帮助治疗刘晓波的中国医生们的医德和医术。

  但是德国政府说,在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晓波病床边的那场秀不是他们所为,而是中国国家安全部门包办的。

  那的确是一场秀。

  根据德国大使馆发表的声明,德国一名医生参加会诊时,尽管事先德国方面就书面要求不要录像,但这次会诊还是被录音录像监视了。

  接着,这些材料中经过挑选的部分内容被透露给中国媒体,是要传递出这样一个信息:刘晓波的治疗是很人性化的。

  11年监禁

  刘晓波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不久被当局关押的。

  他和其他人联合起草了要求推进民主的《零八宪章》后,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被判处11年监禁。

  在中国最危险的事情之一,莫过于用任何形式提倡推翻中共一党专政。

  2010年,刘晓波在服刑期间赢得了诺贝尔和平奖。由于他的缺席,主办方把奖颁给台上的一张空椅子。

  近期,刘晓波的健康恶化。自他被确诊肝癌后,西方政府和人权组织都呼吁中国政府准许他去海外争取更好的治疗。

  中国官员回应称,刘晓波身体情况太差受不了长途旅行,但两名外国医生在去医院看过刘晓波后提出了与中国方面不一样的看法。

  作为妥协,中国允许两名国际专家去沈阳探视刘晓波。

  海外援手

  这两名外国专家: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约瑟夫·赫尔曼医生和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院外科系主任布赫莱尔(Markus W Buchler)教授在初步的探视后发表了声明:

  “刘晓波和他的家人已经要求在德国或美国完成他余下的医治。”

  “虽然转运任何病人总有一定程度的风险,但是两位医生都认为,只要有妥善的医疗护理和支持,刘晓波是可以被安全转运的。”

  “但是,转院必须尽快进行。海德堡大学和安德森中心都同意收治刘晓波。”

  中国政府至今还没有同意这一转院治疗要求。

  不过,中国政府公布了一段视频,其中刘晓波似乎在镜头前说,中国医生对他很好,他的某些症状在被监禁之前就已经出现了。

  监控录像中有外国医生露面的片断也是要达到这一目的。

  标准程序

  在这些监控录像中,刘晓波躺在床上,旁边站着一些医务人员。

  可以看到布赫莱尔医生向站在床头背对镜头的刘晓波妻子刘霞说话。

  布赫莱尔医生用英语说:“中国医生要我们来一起会诊,这非常非常好。他们全力治疗你的丈夫。他们希望我们帮忙,我觉得这是很好的姿态。”

  刘霞没有回答,但肯定很难过,因为美国专家赫尔曼医生伸出手安慰她说道:“你没事吧?”

  中国政府在被问及刘晓波这位最有影响力的异议人士是否能出国求医时,回答总说这是中国的内部事务,其他国家不要多管闲事。

  周一(7月10日)在中国外交部的例行记者会上,向发言人提出的17个问题中共有8个是关于刘晓波。但是在中国外交部网站上刊登的记者会官方文字记录,所有有关刘晓波的问题都被删除。

  这是在涉及敏感问题时,北京当局的标准做法。喜欢听的话就大肆宣传(外国医生赞扬中国同行),与官方唱反调的内容就被删除(外国医生说刘晓波可以去海外求医或者德国政府说医生并没有主导刘晓波的治疗)。

  鲜为人知

  为了检测刘晓波的知名度,我这些天一直在问普通的中国人知不知道刘晓波。

  人们在回答我的问题时,总是表情茫然——呃,他是谁?

  人们甚至都不知道中国已经有了一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西方记者去到沈阳的医院问值班护士刘晓波在哪个病房,他们不仅不能在系统中找到他的名字,而且好像从来没听说过这个人。他们还问:对不起,你再说一次他的名字。为什么有这么多人问这个人啊?他是谁呀?

  对中国政府来说,这显示工作完成得太好了。

  对中国在海外的声誉来说,这一次总会过去的,就像以往令人不快的其他问题一样。

   0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