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互联网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变量’,搞不好会成为我们的‘心头大患’。”这是习近平早在“8·19”讲话中就发出的警示之言。冥冥之中,自有定数。而今,以互联网头号“意见领袖”示人的郭文贵,作为“最大变量”的典型,已然成为中共的“心头大患”。
一边是郭文贵深谙传播之道、懂得如何吸引舆论关注的“自我营销”,其建构出来的虚拟帝国充斥着情色、国安、秘闻、权钱,令围观者欲罢不能;一边却是中共中气不足的“反击”,比如最初通过公安部法人微博发布阴阳怪气的视频,以及后续新华社的“真相调查”。
不得不说,在网端玩得不亦乐乎的郭文贵,恰恰给中共提供了认知现代性传播内涵的契机。首先来看郭文贵是怎么玩的:从“20万亿美元”到“黄某某的小手”,从“谁的海航”到“范姓女星的开房记录”,郭文贵不仅善于“围猎权力”,还似乎点满了讲故事的“天赋”。他深知什么样的故事有“卖点”,会让大众欲罢不能,并巧妙把控爆料节奏以左右舆情。
在恰当的时间点曝光有足够爆点的主人公,并有节奏地安排起承转合,这便是郭文贵的叙事逻辑。而且在公之于众之前,郭文贵还善于铺陈以“招徕围观者”,并适当地采取“饥饿营销”。由此产生的结果便是,你可以质疑他爆料的真实性甚至荒诞,但却无法对他盆满钵满的“票房”置若罔闻。
即便“吹皱一池春水”、搅得权贵阶层天翻地覆,但郭文贵的叙事逻辑并不鲜见。甚至可以说,作为局内人的郭文贵,不过是因为有深耕于政界、商界的资本,才能如此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其背后所谓的传播逻辑和小伎俩,不过是互联网场域的常态,对于受众心理的把握,也并未超出“情色”、“权力”、“秘闻”等既有框架。
可面对这样“套路满满”的“麻烦制造者”,中共从一开始的做法就不尽如人意。3月中旬,中国公安部在官方微博发布一则视频——《大爆料之“百变丧门星”》,对郭文贵进行第一次起底。作为第一次出击,原本应该是“有理、有据、有节”,可因为阴阳怪气的方言配音,以及形式大于内容的叙事,使得这次出击最终沦为笑柄,引得舆论一阵唏嘘。
其后,随着郭文贵曝光的勐料越来越多,中共也有过两次同形式的反击,也即由头号官媒新华社发文揭露真相调查。两篇文章主题明确:一篇可归结为郭文贵坏,一篇可归结为郭文贵蠢。两篇文章发出之后,结果却是“郭文贵”一词的百度搜索指数环比增长了34%,同比增长了1,000%,连郭文贵本人都忍不住发推文感谢新华社“帮忙”。
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面对郭文贵设下的“死循环”,祛魅和公开才是中共真正需要做的功课。紧跟着郭文贵的爆料亦步亦趋,反倒容易乱了方寸,何况很多郭文贵的爆料,要么不攻自破,要么难以采取常规手段进行辟谣。
换言之,中共在这场较量中,需要做的不是如郭文贵般量的累积,而是质的突破——真正去理解和认知传播的机制和规律,去检讨文宣体系的传播策略以及公共危机的管理方法,进而思考如何打赢舆论战。
如何打赢舆论战?习近平在“8·19”讲话中有过说明——网上斗争,是一种新的舆论斗争形态,必须讲究战略战术。人家打运动战、游击战,我们也不能只打正规战、阵地战,要机动灵活,人家怎么打我们就怎么打,针锋相对,出奇制胜,不能被人家牵着鼻子走,不能因为战术刻板而耽误战略大局。
不知道一味将新媒体视为洪水勐兽加以严厉管制的文宣系统,是否读懂了什么叫“战略战术”,如何才算“机动灵活”,以及是否领会了习近平“战术刻板”背后附带的不满与批评。如果中共的“笔杆子”们愿意,不妨从郭文贵开始,全面检讨与反思,如是方可在下一个“郭文贵”到来时,最大限度避免措手不及。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中南海急刹车 政治局会议耐人寻味 |
2 | 只有19岁!全球最年轻富豪诞生 |
3 | 李天一被判10年出狱后 令人愤怒的一幕出现 |
4 | 川普宣布爆炸性消息 北京惨了 |
5 | 总遮脸的情色网红忽然摘下口罩露真容 全网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重磅!中国政坛惊现史无前例一幕 |
2 | 告别世界工厂 中国“游戏”结束 |
3 | 央视主持肖晓琳在美国儿子家死去 留下26字 |
4 | 中南海急刹车 政治局会议耐人寻味 |
5 | 只有19岁!全球最年轻富豪诞生 |
6 | 李天一被判10年出狱后 令人愤怒的一幕出现 |
7 | 军中巨震 习失控军权或遭公开抛弃 |
8 | 马斯克预告明日大事 震惊网民 |
9 | 川普宣布爆炸性消息 北京惨了 |
10 | 计划曝光 川普真动手了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