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的中印在两国与不丹交界的对峙丝毫没有缓和之势。中国官方的新华社7月26日再发措辞强硬的评论文章,要求印度将越界军事人员全部撤回。印度回应称,愿意与中国就解决对峙进行对话,但决不撤军,反指中国违法进入不丹境内修建公路。
谁先撤军
新华社7月26日的文章说,印度军事人员非法越界,在洞朗地区(印度称都克兰Doklam)与中国边防部队对峙一个多月,这是在双方敏感的边界问题上“玩火”,若继续执迷不悟,拒绝撤回越界军人,“到头来灰头土脸的只会是印度自己。”
不过,《印度经济时报》的报道称,印度在中印边境对峙问题上的基本立场仍然是愿意对话,但决不撤军。
与此同时,印度国家安全顾问阿吉特·多瓦尔即将于7月27日至28日前往北京,参加金砖峰会前的五国国家安全顾问会议。外界对多瓦尔此行寄予一定期待,认为中印两国有可能会借多瓦尔在北京的机会就边境对峙进行协商。
但北京已在这一问题上划下“红线”,即印度首先撤军是解决问题的前提条件。《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7月24日发表的社评,称“印度军队无条件撤出中国领土之前,中方不会与印度开展所谓‘谈判’。”
严重对峙
中国和印度过去时常在两国有争议的边境地区发生军人对峙,但此次对峙已经持续一个多月,且仍有进一步升级的态势,是30多年来最严重的一次。
此次对峙的直接起因是中国在洞朗地区修路。洞朗地区是中国、印度和不丹三方有争议的一片狭长高原,东西约10公里,南北约15公里。该地区原本被不丹实际控制,但2007年以来中国加强了在该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全面控制了这一地区。
目前中国在该地区修建的公路直通不丹的一个哨所,引发了印度的高度紧张。印度认为,道路修通后,中国将对被称为“鸡脖子”(chicken’s neck)的西里古里走廊(Siligurui Corridor)构成战略威胁。西里古里走廊是连接印度东北部,包括阿鲁纳恰尔邦(也就是中国所说的藏南地区)在内的各邦与印度在南亚次大陆主要领土的一条狭长地带,最窄处仅22公里。洞朗最南端据西里古里走廊仅80多公里,再加上洞朗地处高处,中方可在这里全面掌握印度的一举一动。
中国认为,中国和印度在洞朗地区并不存在主权争议,在这一地区筑路是完全在自己领土上的主权行为,印度无权干涉。印度则认为,中国在地缘战略要地修建公路改变了地区现状。印度还指责中国推土机摧毁了两个印军碉堡。
边界军力
印度一直对中国在与其交界的边疆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心存忧虑。华盛顿智库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国际安全与美国外交政策高级研究员阿什利·特利斯(Ashley Tellis)认为,印度从1962年中印边境战争中学到的教训就是在边界及其向内延伸100英里地区集结大规模兵力和火力,对中国始终保持绝对优势。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在过去20多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在边疆偏远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能力大大提高。他说:“中国西藏地区的基础设施在过去十年得到了大规模提升,这改变了(中印之间)的实力对比,不仅仅是军力数量的对比,而且意味中国能够在短时间内将把区域外的军队调集到边境地区。”
特利斯表示,传统上中国的边防在和平时期通常由武警负责,这主要是考虑到中国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安全和维稳,而真正具备战争能力的解放军是在远离边境的军区,例如负责中印西线边境的是兰州军区,负责东线的是成都军区。
“印度现在不仅仅要考虑在数量上的对比,也就是印度与中国在军队数量上的对比,而且也要看动态的力量对比(dynamic balances),即中国动员兰州、成都两个军区军队的能力,因为这一因素很可能改变中印的力量对比。”他说。
此次中印边境对峙的背景是中国今年开始加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今年5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有28个国家元首、130多个国家代表和60多个国际组织出席。印度是唯一缺席的主要大国。
印度国内的主流观点是,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几乎完全是出于地缘战略考量,因为基础设施项目在和平时期是民用,但在战争时期就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前印度高级外交官普拉巴特·舒克拉说:“一带一路是高度的地缘战略项目,被(中国人)包装成了经济项目,但其实不是。”
对于一带一路经过印巴有争议的克什米尔地区,印度一直耿耿于怀。前印度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退役中将纳拉辛汉说:“(缺席一带一路)是印度出于对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考虑,因为中巴经济走廊(CPEC)经过巴控克什米尔。这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其次是中国声称一带一路是包容的、合作的项目,但实际上却是中国的一言堂。实际上,一带一路的很多方面都不为人所知。印方多次把这些担忧转达给中方,但没有得到中方回应,特别是领土主权问题。”
除克什米尔因素之外,印度认为“一带一路”是带有极强的地缘政治目的,其沿线都是对印度具有战略意义的国家如伊朗、阿富汗,和传统上印度的“后院国家”如尼泊尔、孟加拉国和斯里兰卡,还有印度的宿敌巴基斯坦。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基础设施的投资不仅能够拉拢沿线国家,也能实现自身的地缘战略目的。而此次中国在洞朗地区修建公路,已经让印度在国内外承受巨大压力,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
印度“逼”中方推进边界“永久解决方案” | 印度防长示好中国? |
103岁原二炮副政委去世 曾参加中印边境作战 | 中国次要战场主要对手是这国 警告:切勿轻视 |
多起中国公民被印度部队拘捕 中使馆提醒 | 看不起印度 是危险的误判 |
印度控中国向巴提供卫星支援 曝北京反应 | 邻国不宣而战 5大国收到通报 唯独瞒着中国 |
中国2邻国恐爆核大战 死1.25亿人 | 莫迪突然向北京下狠手 |
中国驻印大使:中印有责任共同捍卫多边主义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为什么不建议女生穿瑜伽裤?看看这3组素人 |
2 | 马斯克组党参加2026选战 民调支持率显示… |
3 | 金砖峰会登场,“抗美集团”崩盘了? |
4 | 张又侠战略布局 拱卫首都 合围东部战区 |
5 | 习近平缺席金砖,是因“有更要紧的事”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