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政府宣布该县生态管护员在巡山途中发现并拍摄到4只白色马鹿,这在当地十分罕见。参与此次调查的志愿者说,这或为中国首次发现的野生白色型马鹿个体。从事野生动物毛发研究的专家表示,白色型野生动物之所以少见,除了需要基因突变外,还面临着丧失保护色因此容易被天敌捕获的风险。
"白鹿"自古被视为一种祥瑞。近日,有生态管护员在青海拍摄到了全身雪白的野生马鹿。据了解,这应该是中国首次记录到野生的白色型马鹿个体。
《北京青年报》报道,参与此次调查的野生动物保护志愿者赵翔28日说,此前他在调查中就曾听当地牧民说过,有人见过白色的马鹿。大约一周前,他接到囊谦县政府工作人员的电话,说有人拍到一张照片请他辨认是甚么动物,"虽然照片很模煳,但我当时就辨认应该是白色的马鹿。由于无法分辨这头马鹿是白化病还是白色型,所以我和县里沟通,希望他们能多拍点照片。"
25日下午4时许,囊谦县生态管护员才仁丁增在巡山时发现了4只通体白色的马鹿。在深灰色的鹿群中,这4只白色马鹿格外引人注目。才仁丁增立即拿出随身携带的相机,按下了快门。
26日,赵翔收到了当地生态管护员发回来的照片。他表示,随着这几年生态保护工作的推进,马鹿没有那么怕人,这有利于管护员靠近,并拍下比较清晰的照片。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罗述金说,白色型马鹿是一种自然发生的基因突变。罗述金表示,白色型的野生动物之所以少见,主要是基因突变的概率本身就很低,如果产生的是不利于生物生存的突变,就容易被自然选择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