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維讀者網 > 中國瞭望 > 正文  

揭秘保衛黨中央和中央軍委的“鋼盔團”

www.creaders.net | 2018-01-11 17:12:21  觀海解局 | 0條評論 | 查看/發表評論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1月11日,軍報刊發報道,披露了保衛黨中央、中央軍委的北京衛戍區某警衛團。

看法新聞記者注意到,從井岡山到寶塔山,從西柏坡到北京城,這支警衛團正是曾被葉劍英元帥譽為保護首腦機關“腦殼”的“鋼盔團”。

“鋼盔護衛的是‘中樞神經’,彰顯的是對黨絕對忠誠。對於這支從炮火硝煙中走來的英雄部隊,忠誠就是傳家寶,就是命根子。”關於“鋼盔”文化的理解,團政委朱威明談到。

葉劍英將之譽為“鋼盔團”

軍報這篇題為《“鋼盔”背後風物長——北京衛戍區某警衛團加強軍營特色文化建設紀實》的報道刊發在長征副刊上。文章稱,近年來,北京衛戍區某警衛團始終緊盯使命任務,着力打造“鋼盔”文化品牌,確保了黨的十九大等重大警衛專項勤務的圓滿完成。

1928年5月,毛澤東、朱德親手締造了該團所屬警衛部隊前身——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軍部特務連。自誕生之日起,他們就擔負了保衛黨中央、中央軍委的神聖使命,湧現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光輝典範張思德、一級戰鬥英雄賀福祥、保衛英雄陳少先等大批英模典型。

1934年,中央警衛團劃歸中央軍委領導,由葉劍英分管。當時警衛團的同志們大都是從戰鬥部隊中抽調下來的,大家普遍覺得在後方當警衛兵不如到前方和敵人廝殺帶勁。因此,當時整個警衛團的同志們都安定不下心來。

葉劍英了解到這個情況後,立即召開了全團大會,他在大會上提高嗓門大聲問:“中央警衛團不應叫警衛團,應改名叫鋼盔團。”大家一聽他這話立即懵了,搞不懂他這話是啥意思。

接着,葉劍英緩緩解釋說:“鋼盔是幹什麼的?鋼盔是保護腦袋的,中央警衛團是保護黨的腦袋——黨中央的,所以應該叫它鋼盔團,你們說對不對?”聽葉劍英這麼一說,大家才恍然大悟。

葉劍英接着追問:“人沒腦袋行不?”戰士們回答:“不行!”葉劍英接着問:“你們都是英雄好漢,上前線能殺死幾百個鬼子,但是沒有黨中央的領導,我們能把鬼子打出去麼?”

“我們雖然不到前線殺鬼子了,但我們能保護黨中央指揮全國人民打鬼子,你們說警衛團重要不重要?”葉劍英大聲問到。“重要!”戰士們又異口同聲地回答道。

自此,“鋼盔”精神成為這支部隊的閃亮名片。

遇到失火,他們敢沖入火海救人

面對急難險重任務,“鋼盔團”可以說個個爭當先鋒、敢打頭陣。一茬茬官兵在氛圍中長期浸染,渾身透出一種虎狼氣。近年來,該團湧現出大批思戰、謀戰、善戰的“鋼盔衛士”。

去年6月,某警衛目標家屬樓失火,領班員毛亮亮第一時間沖入火海,救出2名被困人員,而後又配合趕來的消防隊一起撲滅了大火。

據記者了解,這個團常年擔負首都重要警衛目標勤務,每年受領完成臨時警衛任務上千起。一天下午,大風夾雜暴雨襲擊着整個北京城。正在京西賓館東大門執勤的哨兵童葉紅警惕地觀察着周圍的情況。突然一陣狂風肆虐,一個粗樹枝重重地砸在了哨樓上。童葉紅來不及躲閃,摔在了地上,胳膊和腿摔破了,背部被玻璃扎傷了,血直往外流。

傳達室的王師傅見此情景,趕快跑出來。在王師傅的幫助下,童葉紅慢慢爬出了崗亭。王師傅關心地說:“你的傷勢很重。我送你去醫務室縫治傷口。”“謝謝您的好意!我正在執勤,不能離開哨位。哨上的電話壞了,麻煩您給連隊打個電話。”王師傅沒想到這個時候了,童葉紅還一口回絕了自己的好意。

就這樣,直到5分鐘後連隊派來替換哨兵,童葉紅咬牙忍痛,仍立在哨位上一動不動。腳下的地面上,鮮血染紅了一大片……給童葉紅包紮傷口的老醫生心疼地說:“你這孩子真犟!”

有官兵16年紮根“偏遠小”點位

“如果戰火硝煙是‘剛性’考驗,那麼各種侵蝕誘惑就是‘柔性’考驗。”團政委朱威明說,該警衛團駐守首都核心區域,面對“操場連着市場,哨樓對着酒樓”的實際,他們通過開展評選“十大鋼盔衛士”等活動,引導官兵繼承發揚忠誠、堅韌、拼搏、奉獻的“鋼盔團”精神。

2016年12月,首屆北京衛戍區某警衛團十大“鋼盔衛士”出爐,該團駐守京郊某執勤點班長牛振強就在其中。

“白天兵看兵,晚上數星星。”是該團駐守京郊深山某執勤點的真實寫照,這裡平時人跡罕至,充滿了孤寂感。訓練任務重,執勤壓力大,官兵與家庭聚少離多。

   0


熱門專題
1
美伊衝突
6
俄烏戰爭
11
大S
2
以伊戰爭
7
萬維專欄
12
洛杉磯大火
3
四中全會
8
何衛東
13
敘利亞
4
中美冷戰
9
AI
14
苗華被抓
5
川普
10
中共兩會
15
美國大選
關於本站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導航 | 隱私保護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