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官方公布的前中共領導人胡錦濤簡歷上,寫明胡錦濤是安徽績溪人。其實安徽績溪只是胡錦濤的祖籍,江蘇泰州才是他的出生地。胡錦濤18歲到北京上清華大學時才離開泰州。
清朝末年,胡錦濤的祖父母從安徽績溪遷到江蘇泰州,以賣茶葉為生。胡錦濤的父親胡靜之繼承父業,也以賣茶葉為生。
胡錦濤是長子,下面還有兩個妹妹。1949年,他們的母親李文瑞因病去世,年僅29歲,當時胡錦濤只有7歲。胡錦濤自幼喪母,他的沉穩個性或許與此相關。
而在胡錦濤十多歲時,胡靜之的茶葉店被國家“公私合營”,胡靜之成為泰縣(今泰州市姜堰區)供銷社的職工。曾在江蘇泰州電視台工作徐祥撰文介紹,文革期間,由於胡靜之得罪了一些人,造反派就污衊胡靜之貪污公款,將其拉到台上批鬥,最後將他關起來。
胡靜之慘遭迫害,身體一天天跨下去。1978年胡靜之死不瞑目地離開人世。36歲的胡錦濤當時正在西北任職,是甘肅省建委設計管理處副處長。 得知父親去世的噩耗後,胡錦濤馬上趕回泰縣。有個傳言說,在安葬父親前,胡錦濤找到泰縣有關部門和單位領導,請他們為胡靜之平反,當時不少部門的副手已經答應了,他們還勸胡錦濤在當時泰縣最高檔飯店──泰縣飯店擺兩桌酒席,請那些領導去“喝喝酒、談談心”。
傳言說,第二天中午,胡錦濤花了50塊錢(當時相當於一名大學畢業生的一個月工資)在泰縣飯店擺了兩桌。一直等到下午兩點,都沒有一個人來赴宴。下午3點多,縣委辦公室一名主任趕來,該主任歉意地表示,縣委領導今天一直在開會,他們讓他來向胡錦濤打個招呼。
胡錦濤以及親友沒有辦法,最後將飯店的廚師、服務員以及洗碗工叫到一起,請他們幫忙兩桌高檔酒席吃了。後來胡錦濤回甘肅繼續工作。
因為父親的歷史問題沒有解決,母親娘家人怕受到牽連,竟反對將胡靜之和李文瑞合葬。胡錦濤只好將父親葬在離母親墳墓5公里外的地方。直到1997年才由兩個妹妹出面將父母合葬在一起。
自回鄉葬父後胡錦濤再也沒有回過泰州。直到2012年12月,已經卸任總書記和軍委主席職務的胡錦濤,才以國家主席的身份回到闊別34年的家鄉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