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26日呼吁所有国家停止进口伊朗石油,在11月4日以前,将进口量削减为零。美国国务院高层负责人周二向媒体宣布这一消息时表示,他已经就此议题走访了多个欧洲国家,不久后将会前往中国和印度游说。但在他之前,自特朗普5月初宣布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并恢复对伊朗的所有制裁措施之后,伊朗石油高管已经几次前往中国,希望中国继续购买伊朗石油。美国政府此次的禁令对中国有何效力?如果欧洲企业迫于美国压力而退出伊朗市场,中国是否会像过去那样取而代之?
根据美国国务院一名高层负责人日前与媒体交流时宣布的消息,对伊朗石油施行禁运的措施,涉及所有国家,而且该名负责人强调,这是事关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的措施,虽然他不想说绝对不会有任何特惠宽限措施,但政府的立场确实是不开任何特例。他表示,他不久会去中国和印度阐述同样的立场,要求他们将伊朗石油进口削减为零。他同时表示,要达到这一目标,现在就应该开始行动,以便在11月4日时实现零购买。
自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2015年达成的伊朗核协议之后,最近两年重返伊朗市场的欧洲企业就面对是继续在伊朗投资,还是保护他们在美国的市场的两难选择。欧洲各国政府曾多方努力,希望能与美国谈判达成某种特许,让欧洲企业在个别领域或项目合同上免受制裁。但从美国国务院日前的表态来看,美国政府目前坚持强硬路线,无意给予任何特例,并为此决心在世界各地游说,对伊朗施加更大压力,逼迫伊朗放弃其核开发努力。
从目前情况来看,业内人士预期欧洲国家会大幅减少购买伊朗石油。
法国石油业巨头道达尔集团此前已经表示,如果不能从美方得到特许,该集团将不会继续2017年7月起在伊朗南帕斯启动的一项大型油气项目。而这个项目的另一个合作企业是中国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目前,中石油已经拥有南帕斯气田30%的股权。据路透社5月初的报道,道达尔集团退出后,其手中掌握的50.1%的股权将由中方接手,中石油也将成为该项目的作业方。
但是,中国是否会像过去那样从西方企业迫于美国制裁压力而撤出伊朗市场中受益呢?答案可能也不像过去那样简单。
2006年美国对伊朗启动严格制裁措施之后,欧美公司纷纷退出,而中国显然当时获得了某种特许,中石油得以在2009接手了道达尔集团在南帕斯气田的权益。根据中国官方媒体的报道,2012年至2015年间,中国企业占据近一半伊朗石油出口。自2015年伊朗核协议达成、制裁措施陆续解除之后,中国从伊朗进口的石油总量也不断攀升,2017年时曾达到创记录的高水平。从中国海关数据来看,2018年第一季度,中国平均每天进口伊朗原油大约65.5万桶,相当于伊朗出口总量的四分之一。
从这个角度来看,在美国宣布恢复对伊制裁后,维持中国的购买量对于伊朗来说至关重要。近两个月以来,伊朗外长和总统先后访问中国,希望争取中国支持。而伊朗石油业高管也先后出访北京,希望中国企业继续购买伊朗石油。但到目前为止,虽然有些中国媒体报道称,不少中国企业表达了“维持进口”的愿望,但在这个问题上,国有石油公司的高管并不能自主决定,他们不得不按照政府意见行事。而中国政府目前也未就此明确表态。
如果说美国对伊制裁措施在过去曾经对中国网开一面的话,这次中方是否仍能争得特例却很难说。中国虽然与其它协议签署国一样都表示将维持伊朗核协议,但此时中美两国也正围绕贸易平衡问题不断彼此叫板,贸易战发生的可能性与日俱增。在此背景下如何平衡中伊-中美关系,中国政府恐怕还需要谨慎权衡。更何况不久前中兴通讯正因为违反了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措施而险遭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