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从联合国大会传来消息,美日欧三方发了一个指向性很明显的联合声明。
这个声明的大致意思是批评“一些国家”倾销过剩产能,补贴国企导致不公平竞争,强制转移技术,盗窃知识产权等等,还呼吁“自称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先进WTO成员,在现有及未来的WTO谈判中,要全面兑现承诺”。
“美日欧发声剑指中国”,听上去挺唬人。
加上前两天美国和韩国也签了自贸协议,有人立马就吓得跪了——美欧日韩要成立世界最大自贸区对抗中国,中国四面楚歌。
“美日欧同盟军”?
这刚出来的声明,听上去都很耳熟对不对?
先说说这个声明的背景。
这次美日欧部长级会议是当地时间25日下午在纽约举行的,这正值今年联合国大会热闹非凡的时候。
与其说美日欧三方是要齐心协力打击中国在贸易上的“不公正行为”,倒不如说这是给来开会的各方增加一点政治成果——既然来都来了,总是要谈点什么的。
坦白说,这一声明毫无新意。
美日欧在对华贸易中有着相似的不满,这是事实,也是声明首先传达出的信息。这一点,各方都曾在不同场合多次抱怨过了。
这也是为什么,这声明听起来有点老生常谈。
但要说它们团结起来对付中国,就夸大其词了。
它们首先谈不上“团结”。
至于美国农产品进入不了日本市场,主要在于日本政府一直将农业视为“圣域”,担心外国农产品会冲击本国市场的稳定,与此同时,日本农业地区是自民党的最主要票仓,从自身执政稳定的角度出发,也会对开放农产品进口倍加谨慎。
这些结构性问题,仅靠单方面的强行施压,几乎是无解的。
韩国
韩国签的这份自贸协议,是特朗普上任以来真正收获的第一份“成果”,尽管他从上台起就扬言要跟所有国家重新谈判贸易协定。
但韩国签的这份协议,多少有些“屈辱”。外界普遍认为,这是一份美国赚了“面子”,韩国得了“里子”的协议。韩国用表面上的许多让步,来换取了美国的不加征关税,而且,有效期还只有三年。
比如日本,虽然是美国在亚洲最重要的盟友,但安倍晋三依然小心翼翼地希望避免为全面的美日自贸协定打开通道,因为他担心这会破坏亚洲地区自贸区的进程。
的确,美国现在全面进攻的声势很大,但是实际效果并不怎么样。西方世界大体保持了中立态度,就国际环境来说,美国没有占到便宜。
这是中国的实力换来的。今后中国更应当集中力量在把国内经济搞好,不断扩大内需,坚持对外开放,而且还要继续保持与西方世界在诸多事务上的合作,中美很多合作能继续的也应继续。
比如,在气候变化、反恐、防止核扩散、消除全球贫困、稳定金融形势,有的可以中欧加强合作,有的中美也能合作。贸易问题就这么吊着,只要中国的继续发展保持一个大趋势,对华贸易战注定要成为逐渐泄气的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