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媒体CNBC报导,美国已正式起诉华为及孟晚舟,听证会将于当地时间2月28日于西雅图西区联邦地区法院举行。美国积极寻求引渡孟晚舟,加拿大司法部得在3月1日最后期限前决定是否给予“诉讼权”(Authority to Proceed),若加国司法部同意,将于3月6日举行引渡听证会。这意味着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华为与孟晚舟将经历一系列司法层面上的恶战。美国德州金润律师事务所创始人、著名跨国法律业务专家陈文近日在接受多维新闻专访时从多个方面对华为与孟晚舟所面对的司法问题做了分析。
孟晚舟引渡听证会将于3月6日举行(图源:AP)
多维:根据美国媒体的报道,美国已正式起诉华为及孟晚舟,窃取T-Mobile机密的听证会将在2月28日于西雅图西区联邦地区法院举行,3月6日加拿大还将举行孟晚舟的引渡听证会。你能从法律的专业角度来对这个案子做一个分析吗?
陈文: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美国媒体称原因是华为及孟晚舟因涉嫌违反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并有银行欺诈行为。美国司法部1月28日正式宣布起诉华为及其首席财务官(CFO)孟晚舟,并通过布鲁克林和西雅图两家法院提出23项具体指控。华为及孟晚舟被控的主要罪名包括银行及电信欺诈、妨碍司法,以及窃取T-mobile商业机密。其中西雅图法院指控华为10项罪名,包括盗用T-mobile用来测试智能电话的机器人装置。
加拿大和美国媒体称,美国司法部已经向加拿大发出了引渡孟晚舟的要求。美国司法部在起诉书中指,华为从2012年至2014年,企图窃取美国公司T-Mobile用于测试智能手机耐久性的技术。当美国威胁要起诉华为时,华为存在妨碍司法的行为。
2月28日西雅图西区联邦地区法院听证会之后,加拿大司法部要在3月1日最后期限前决定是否给予“诉讼权”,若加国司法部同意,将于3月6日举行引渡听证会。
假如加拿大最终下令引渡孟晚舟到美国,孟的案子将和华为一起面临一场司法恶战。
多维:最终加拿大在美国要求下引渡孟晚舟的可能性有多大?
陈文:美方指控嫌犯的罪名,如果在加拿大也构成犯罪,加拿大在美方要求下,依据引渡条约第21条第1款,拘捕嫌疑人。“有证据表明,如果犯罪行为发生在加拿大,加方有权庭审,加拿大法官应当下令拘捕嫌疑人并等待引渡。”加拿大在逮捕并拘押孟晚舟这件事上,充当了美国政府捕头的角色。
依据美加引渡条约第3条第1款,在引渡协议下的犯罪行为,且刑期在两年以上的,或犯罪行为如果发生在加拿大,依据特别引渡协议或加拿大法律刑期在两年以上的犯罪行为,加拿大法院依据此引渡条约或相关的引渡协议,裁定是否允许引渡犯罪嫌疑人到美国。也就是说,目前美国指控孟晚舟的4条主要罪名之中,包括银行欺诈、违反伊朗经济制裁、妨碍司法、窃取商业秘密,如果有任何一条在加拿大认定是犯罪的话,加拿大法院将同意引渡孟晚舟。
然而,引渡让加拿大政府压力不小,一方面是履行美加条约义务来自美国的压力,另一方面是中加关系的压力。但是,正常的法律程序肯定要走。孟晚舟的律师第一战将在加拿大法庭上,申辩对孟的指控是政治因素,这一点不仅仅是特朗普对此事的公开发言可以佐证,前加拿大驻华大使麦家廉,因为发表评论指出孟的案子有三点依据可以促使加拿大拒绝引渡,“说了真话”于2019年1月26日被迫辞职一事,也将此事蒙上了政治色彩。
另外,这件事发生的时点与中美贸易谈判关键时机高度契合,大量美国民众也认为这是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对中国极限施压的一部分。根据2月20日CNN一个民意调查,61%民众认为孟晚舟被捕一事是政治动机。最后,新人司法部长拉梅提(David Lametti)说,在最后决定是否引渡孟晚舟,他会考虑政治因素。
如果孟晚舟的律师能够以政治因素为基点,说服加拿大法官释放孟晚舟,这是最佳结果。否则,下一战将是争取赢得加拿大司法部长拉梅提,行使引渡条约赋予加拿大司法部长的裁量权,下令不引渡孟晚舟。
多维:那么从司法上,华为应该怎样去应对呢?
陈文:华为在法律技术上可以从证据搜查是否合法、一事不二审(Res Judicata)等方面进行辩护。
另一方面,从2015年伊核协议(Joint Comprehensive Plan of Action)有效性,美国单边退出此协议缺乏事实依据,并对其他国家不适用等方面进行辩论。
2019年2月22日,国际原子能总署(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最新报告指出,伊朗依然遵守2015年签署的联合全面行动方案,即伊朗核协议针对伊朗核子活动的限制。美国对伊朗的单边制裁缺乏事实依据和国际正义,正如当年推翻伊拉克,使用了“伊拉克拥有生物武器”的借口。
更重要的是国际社会特别是欧洲,一直反对美国单方面放弃2015年联合国决议而重新对伊朗实施制裁,并试图绕行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欧洲国家的反映,是美国单边制裁伊朗具有国际争议的佐证。
自从美国正式恢复对伊朗制裁以来,欧洲政府之间一直在讨论绕开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另外建立一个支付通道,方便欧洲与伊朗的生意往来。
还有,利用国际媒体和社会舆论对美国及宣布拒绝华为的国家施加压力。对于那些想要第一批提供5G服务的无线运营商来说,处于领先地位的华为是不可替代的。部分顶级国际移动运营商发出警告,将华为排除出5G计划的做法,反过来可能会削弱自己国家的技术能力。近期任正非的几次访谈,向美国和其他国家传递了华为的优势不可替代,以及华为的雄厚实力足以让华为在全球布局上游刃有余。
多维:所以说,美国这么做是利用司法手段,去遏制华为5G技术的发展,这背后更多的是政治的目的。
陈文:没错。美国副总统彭斯(Mike Pence)2019年2月16日在第54届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再次强调,“因为有法律要求电信公司和中国政府共享数据,华为成为一个威胁。”不论此番言论目的是为中美正在进行的贸易谈判施压,还是忌惮中国5G技术的绝对优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电信巨头华为的恐惧,是美国等国家对中国在经济、技术、军事、政治崛起,并重塑世界强国形象而恐慌的一个缩影,或者说华为成为这种恐慌的受害者。
华为的5G技术至少在世界上领先对手一年,从而让它成为众矢之的。在这种世界大环境下,华为作为一个民营企业,既有“木秀于林”受大环境影响的被动性,也有民营企业冲破国家纷争解脱困境的立足点和灵活性。
美国以诉讼形式,惩罚打击其他国家公司的做法由来已久,美国对外国企业刑事起诉的历史,往往司法弹压是手段,目的要么是逼迫外国政府在贸易、汇率、关税等方面做出让步、要么是逼迫这个公司做出让步给美国竞争对手更多经济利益和发展空间。
法国的阿尔斯通(ALSTOM)前高管弗雷德里克·皮埃鲁奇(Frederic Pierucci),在美国被捕,相继,又有至少三名阿尔斯通员工被美国当局逮捕,通过不断抓人对该公司施压,要求配合美国司法部的调查,尽管阿尔斯通老板否认美国的司法压力与促成通用电气资产交易的关系,最后阿尔斯通的高层签字将公司资产出售给通用电气(General Electr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