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美动用稀土反制王牌,刘鹤(后左一)是重要的参与者,与之前追求妥协的谈判者角色已不同(图源:新华社)
主管经济与金融工作的中国副总理刘鹤在浙江的两天之旅聚焦中小银行,被指向市场释放提振信心之信号,引发关注。
在上海陆家嘴论坛坐镇宣布科创板开板后,刘鹤于北京时间13日至14日赴浙江杭州,调研中小银行和基础工作情况。
针对中小银行议题,刘鹤表示,中南海高度重视中小银行发展,并称当前中小银行运行总体平稳。他还说,中小银行要为科创型小微企业提供有效投融资支持。
刘鹤聚焦中小银行的一大背景是,北京官方金融机构在5月24日全面接管明天系旗下的包商银行,后者被指出现严重信用风险。
加之同日成立中国人民银行直管的存款保险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一些中小银行存在严重风险的说法引发金融市场担忧。
随后,中国金融监管机构发声,以提振信心。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发言人于6月9日回应称,包商银行流动性充裕,中小银行总体风险可控。
当下,北京高层不断强调要维持金融稳定,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刘鹤此番出马,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中国中小银行的确存在可能触及金融风险的问题。 除关注金融议题外,刘鹤的浙江之行还涉及基础研究。他在杭州主持召开相关座谈会,邀请一众高校、科研机构专家教授,主谈加强基础研究。
他说,中国当前国内外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基础研究在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等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刘鹤要求科研机构等打造创新文化,重视组织形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政府方面要转变职能,推进科研体制改革等。
很显然,无论是金融风险问题、还是基础研究问题,刘鹤此行的最终目的仍是传达“做好自己的事”,积蓄能量应对诸如中美贸易战等来自外界的战略施压。
相关阅读
稍早前,刘鹤在上海的演讲中表示,中国政策工具储备充足,有充分信心迎接挑战,中国确实有些外部压力,但这正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考量。
作为中美贸易谈判中方牵头人,刘鹤无论是陪同中共总书记习近平赴江西视察,还是在上海、浙江的讲话、调研,都表明这位“谈判者”暂时不再追求妥协,而是承担起“应战者”的角色。
毕竟,刘鹤曾在前后十一论的对美谈判中,从谈判桌上带回一份已被北京拒绝的协议。中国主动发起对美舆论战后,刘鹤的角色就已暂时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