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看了这些数据才知道 中国的“王牌”绝非稀土

www.creaders.net | 2019-07-04 09:09:29  香港01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北京时间7月2日,中国商务部召开"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新闻发佈会,公布了今年1月至5月以来,中国利用外资的数据。

数据显示,1月至5月,实际利用外资3,691亿元(1人民币约合0.15美元),增长6.8%。增速较去年同期加快5.5个百分点,较一季度也有所加快。

其中,德国对华投资增长100.8%、韩国增长88.1%、日本增长18.9%、英国增长9.2%、美国增长7.5%,欧盟对华投资增长29.5%。新设或增资合同外资5,000万美元以上大项目605个,增长45.4%。

外国直接投资逆势攀升

就全球来看,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6月12日发佈《2019年世界投资报告》称,2018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较上年下滑13%,该数据已经连续3年下滑,降至1.3万亿美元,是次贷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

虽然美国仍以2,520亿美元的规模位居榜首,但在此期间却下降了9%。而位居第二的中国,在2018年吸引外资的能力则不减反增。去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摺合1,350亿美元,增长3%,主要投资来源地中,新加坡、日本、英国、美国实际投入金额同比分别增长8.1%、13.6%、150.1%和7.7%。

全球投资者在中国新设立的公司数量也比去年增加了70%。考虑到全球跨国投资下降19%的情况,这种现况颇为惊人。

在2019年贸易战进一步升级的情况下,外资1月至5月在中国的活跃程度仍在加大。美国总统特朗普在G20大坂峰会之前说:"现在的情况是,人们正在离开中国。很多公司正从中国迁出,一些公司回到美国,因为他们不想支付关税"。然而从数据来看,却并非如此。

特朗普不止一次表示,关税正在"杀死"中国,公司、生产线和资金正在撤离中国,中国一定会因此妥协。然而这样的投资数据却不符合特朗普的表态及预期,毕竟就连美国企业在贸易战的影响之下,对中国的投资也在上升。

特朗普说千万美元的关税正在流入美国,的确没错。一些企业因为多重原因决定将工厂和生产线迁出中国,也是事实。但是巨额的关税不仅没有让资金回到美国,也没有让投资真正离开中国。

不止是改革开放2.0的商机

不少外界的声音解读,中国的外资吸引力,可能来自于市场开放带来的商机。随着中国改革开放2.0的开始,一系列对外开放的措施逐步出台,在全球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的今天,这些措施的影响力的确不应小觑。

外界期待的中国金融、保险、服务业的全面开放即将到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7月2日宣布,将原定2021年取消的证券、期货、寿险行业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提前到2020年实现。G20峰会上,中方也宣布了一系列重大开放举措,包括新设6个自贸试验区,增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等。

中国负面清单的大幅缩减更让外界看到巨大的市场空间。中国6月30日再次缩减限制外资的负面清单,在《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2019年版)》中,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条目由48条减至40条,压减比例16.7%;自贸区负面清单条目由45条减至37条,压减比例17.8%。而6年前,全国版负面清单高达 190条。

不仅投资更为自由,外资在中国所受保障也会更完善。《外商投资法》的配套法规和规章的制定,将引入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是中国对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要求的回应。

去年底世界银行发佈的《2019营商环境报告》,把中国营商环境在全球的排名提升32位,而从今年的外资数据来看,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的看好,也印证了这一点。

然而,改革开放2.0虽然起到了助推作用,但这些措施毕竟不是决定企业向何处投资的根本因素,外资在中国的逆势增长,还是要追溯到中国市场的本身。

市场才是贸易战"王牌"

贸易战走到今天,也许最令美国感到尴尬的还不是外资对中国持续的热情。发起贸易战,是因为中国"不公平贸易",也就是在美国看来,中国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制度,市场自由受到限制、政府补贴过多、外资受到歧视待遇,并且还要"强制转移知识产权"。

可是今天的情况如何呢?美国何不是"强制"向进口中国产品的美国企业加征关税?对中国科技企业华为公司的打击,何不是"政府的手"在保护本国产业?但是这些措施改变不了的是市场本身的选择。

在贸易战的阴云下,在全球经济和投资低迷的情况下,外资选择中国不是任何人的逼迫,而是市场经济自然的结果。

中国有着世界上规模最大、成长最快的中产阶层群体,目前是全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但是在互联网、医疗、教育等领域还有许多潜力尚未开发。随着中国民众收入的继续增加、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消费结构的升级,中国市场的活力还有很大被激发的空间。

7月2日,中国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王斌表示,按照乐观预计,中国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有望达到8.2%,这体现了中国经济在压力下的耐性。

日本、欧盟、美国等重要经济体的众多跨国公司对中国投资力度不减,如日本松下把多个事业部"指挥中心"从日本搬到中国,还宣布成立新的"中国北东亚社";美国电动车制造商特斯拉(Tesla)6月透露可能在中国建造更多工厂;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BASF)近期增资30亿元人民币升级在中国的科创中心。这些企业看重的都是中国庞大的市场和高效率。

其实,看透了这些,就知中国不需要所谓的稀土禁运、朝鲜问题来应对贸易战,因为中国的市场才是真正的"王牌"。而对特朗普来说,中国销售产品到美国是"占便宜",那么全球企业都筹谋着如何占有中国的市场,这算不算是"占便宜"呢?

多年来奉行自由市场经济的美国,在贸易战中成为了一个干预全球市场的角色,还并不成功,这一点可能才是令美国最尴尬的吧。

   0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