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虽然中国离经济衰退还远,但其他亚洲经济体已受到威胁,如香港、新加坡。
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亚洲经济主管高路易(Louis Kuijs)形容,这些亚洲经济体是"无辜的旁观者",与中国贸易紧密,中国经济好坏对他们而言,十分重要。
日本
全球市场对电子产品、汽车配件等日本产品的需求疲软,日本自身的贸易状况也令人担忧。
日本今年次季的经济增长为0.4%,高过预期的0.1%,受惠于强劲的消费力。但日本在10月起,上调消费税至10%,恐面临消费者支出下滑的压力。
Capital Economics Japan分析师料,上调消费税后,日本内需进一步疲弱。
印度
印度是亚洲第三大经济体,国内需求和投资疲弱。最新经济数据显示,印度季度经济增长降至5年来最低,只有5.8%。
印度一向依赖国内消费刺激经济增长,但其消费支出继续放缓,尤其是汽车消费。以7月客用汽车为例,销售暴跌31%,创20年来最大单月跌幅;汽车业被迫裁员。
印度央行今年已减息4次,利率降至近10年最低。当局实施多项刺激经济措施,试图提振经济,但仍须面对与美国打贸易战的威胁。
香港
香港经济第二季按季收缩0.4%,但数据还未反映已持续2个月"反修例"运动带来的经济影响,尤其旅游业和零售业。
星展银行对11月公布的第三季经济数据,并不乐观,料香港陷入技术性衰退(即连续两季经济出现负增长)。
新加坡
新加坡是贸易导向型国家,依赖于高科技出口。但全球电子产品的需求疲弱,冲击新加坡经济。新加坡第二季经济萎缩3.3%,政府下调全年经济增长目标0至1%。
牛津经济预计,新加坡10月公布的经济数据,将反映出新加坡陷入技术性衰退。
南韩
南韩国政府实施大规模刺激经济措施,避免经济衰退。南韩经济首季经历了金融危机以来,最严重的收缩,次季经济增长显着回升至1.1%。
南国央行于7月减息,为3年来首次,主因全球电子产品市场需求萎缩,导致科技产品出口放缓。电子产品贸易占南韩总出口的约30%。
同时,日韩角力持续,升级至贸易限制,为两国经济前景增添更多不确定因素。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一怒之下,北京将国产C919打回原形 |
2 | 习明泽爆习将退居二线?王小洪日益对习不利 |
3 | 习傻眼!人刚走,越南翻脸速度惊人 |
4 | 哀鸿遍野,著名人士呼吁北京救救外贸.... |
5 | 中国外贸企业订单爆满 曝主因是…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