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贸易战等诸多内外挑战的大环境下,多家外资机构近来纷纷下调明年中国的经济增长预测。牛津经济研究院甚至认为,中国的GDP增长在今年第四季度就可能会"破6",并在2020年维持此步调。
香港牛津经济研究所首席亚洲经济学家高路易(Louis Kuijis)的研究报告指出,虽然去年底以来北京政府实施的宽松政策有助于缓和经济放缓压力,但成效较小。随着中国经济下行,与美国发生的贸易争端升级,以及全球贸易势头疲软,中国"需要进一步宽松政策才能令人信服地稳定经济增长"。
牛津经济研究院预计,即使北京政府加推刺激措施,中国的经济增速也可能在2019年末季放缓至5.7%,并于2020年基本保持这一水平。
美银美林最近发表了研究报告,也认为中国2020年的经济增长将降至5.7%。报告称,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将在今年第四季起实施,这对中国出口会造成更明显的负面影响。
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在近日发布的报告中也指出,鑑于中美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预估2019年中国增速将保持在6%,但2020年将放缓至5.5%。
今年第二季度,中国的经济增速已经创下了30年来的新低,只有6.2%,接近北京全年目标区间6%至6.5%的下限。另外,今年7月,全国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2.8%,而就在两年前的7月,这一增长比率还是17%。
有观点认为,除了美中不断深化的贸易战对出口和消费者情绪造成了压力,中国经济放缓还是北京控制债务水平的结果。债务控制导致了基础设施投资增速下滑,并进一步推动GDP增速的放缓。而现在北京采取的措施是2008年金融危机"四万亿"基建投资计划饮鸩止渴的后果。
路透社引述分析师指出,中国经济增长状况的恶化也是中共政府自身造成的。因为贸易战爆发的同时,中国在内部控制新增债务增长,导致基础设施支出放缓,民营企业更难获得贷款;加强环境执法也使民企成本上升;以及房价增速放缓,销售萎缩——这些做法都给经济下行增添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