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美贸易争端炙热的当下,美国总统川普曾誓言:如果中国不同意美国的贸易条件,中国的制造业将崩溃。川普此番豪迈的说法其实是“七伤拳”,美国制造业未必因中国制造业萧条而受益。事实上,北京官方公布今年8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49.5,从上月49.7下滑,并低于荣枯线的50,尽管8月的出口订单从上月的46.9上升至47.2,但业已是连续第15个月收缩。
中国制造2025恐怕无疾而终
中国制造曾经风光多年而获有“世界工厂”的美名,因为中国制造业得利于对外市场的开放,加上充沛人力资源的优势,全球制造业产业逐步向中国转移。中国制造业的产值仍然丰厚,“Made-in-China”的辉煌荣景,却因面临持续增长的人力成本、原物料价格上涨、东南亚新兴市场更低成本的竞争冲击下,许多企业将资金投入于金融与房地产来赚取更大利润,办厂不如买房成为一种理性的投资行为,但无法专注于技术研发及产业升级的投资,制造业升级存在很大隐忧,官方倡议多年的“中国制造2025”,恐怕也无疾而终,制造强国梦想破灭。
中国过去以廉价劳动力成为世界工厂,国际市场对中国廉价成本和低廉价格的青睐,背后是付出巨大社会成本的血汗交织。中国官方时常以管制和补贴作为政策工具,但制造业若不思进取,争相以实业融资方式,投入高风险的金融与地产,赚取短期的高额利润,周而复始地投入实业扩大融资,但制造业的整体生产价值链,仍在低阶与中阶徘徊。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导致民营企业争相投入虚拟经济,无法专注实体经济的研发技术提升或生产流程创新,加上品牌价值的加乘效果过低,缺乏迈入国际市场竞争的雄心壮志。
人民币汇率无法操之在己
中国在经济总量上是大国,却还称不上经济强国,世界前五百大的中国企业,仍无法与通用、西门子、丰田等世界级企业抗衡,从品牌、技术、管理、盈利等综合指标衡量的差距仍大。未来的十年,即便中国顶着世界第一出口大国的光环,经济战略价值却会不断萎缩,加上人民币汇率无法操之在己,导致中国企业在出口的利润挤压依旧持续,倚靠出口的制造业厂商的经营风险将显著提升,就整体中国制造业的概况分析,中国制造业的生产仍以劳力密集型的产品为主,距离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及创新密集的目标太远,处于国际全球产业垂直分工体系的末端,中国制造业在参与国际分工时,仍是话语权不足的绿叶。
自从中国加入WTO后,欧美进经济体早已放弃与中国这个新兴经济体在产能的较劲,转向以尖端技术与品牌定位对产业链上游的控制,来建构自身的竞争优势。美国经济成长的品质纯度较高,科技进步对经济成长的贡献率高达80%,但中国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却不及50%。从经济战略意义而论,中国希冀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这对一个处于经济成长的发展中国家并非难事,但是大并非等于强,经济成长的品质更重要于速度,过于重视产能的提高,而忽视核心竞争优势的累积,太过依赖外资技术供给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隐忧,毕竟量变不会导致质变,中美贸易争端确实让中国制造业陷入无尽哀愁。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一怒之下,北京将国产C919打回原形 |
2 | 习傻眼!人刚走,越南翻脸速度惊人 |
3 | 习明泽爆习将退居二线?王小洪日益对习不利 |
4 | 哀鸿遍野,著名人士呼吁北京救救外贸.... |
5 | 中国外贸企业订单爆满 曝主因是…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