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国经济持续放缓、信贷紧缩的加剧和贸易战的不断升级,给中国的民营企业家带来巨大压力,民企的发展举步维艰。今年以来,中国具有政府背景的买方抢购民企股份的现象比往年明显更加突出。专家担忧中共国企"吃掉"民企后会沿袭国企效率低下的管理模式,从而进一步削弱中国经济的活力。
《华尔街日报》在相关报导中引用了惠誉评级(Fitch Ratings)的数据来说明当前国企收购民企的速度已经"创纪录"。统计数据显示,仅今年1月至6月期间,中共政府支持的买家就购买了47家上市民营公司的股份。而去年全年此类交易仅为52笔。
该报导表示,过去几十年国有企业的重要性有所下降,这反映在其所占有的劳动力或资产份额等指标上,但近期有政府背景的买家抢购民企股份的风潮却表明,情况已出现了逆转。
该报道说,由于获得廉价银行贷款和其他类型融资的机会相对更少,加上还受到中共政府降低污染和抑制生产过剩举措的挤压,中国民营企业一直处于弱势地位。但中共国企通常在效率或创新方面又低于民营企业,因此经济学者担心这一收购狂潮可能会对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拖累。
但报导同时也猜测,这些收购似乎是出于维稳的考虑,而不是刻意削弱民营部门的战略。
据中共官方公佈的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底,民营企业仍然占据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量中的60%,占据中国新增就业中的90%以及财政收入中的一半以上。但是,中国民企同时也面临着日益加剧的融资困难、税费高昂,以及中国政府在钢铁、煤炭等行业削减过剩产能的举措等带来的系统性压制。
对此,《金融时报》曾报导说,中共政府支持的买家入股民企,虽然看似可以帮助民企缓解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但是国企"吃掉"民企之后,很可能会沿袭国企效率低下的管理模式,而这必然削弱中国经济的活力。
报道引述中国(深圳)发展研究院院长樊纲在2018年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的一次讲话指出,"在国有资本相对强势的情况下,一个令人担心的现象是国企收购民企股权后将原有的管理方式引入民企,不利于民营经济的活力。"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大陆国进民退的情况日趋严重。就在今年9月下旬,河南、广东、陕西、贵州、杭州等地政府已经相继下令,向当地的重点民营企业派驻"政府事务代表",被认为是变相重返上世纪五十年代"公私合营"的一个苗头,网络社交媒体上众多网民纷纷质疑中共政府或许正在试图吞并民企。因此,也有舆论认为,中共国企大肆收购民企股份的做法,属于一种掠夺民企的"割韭菜"行动。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印钞机”失灵,中国医院倒闭潮开始了 |
| 2 | 注意: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10项重磅政策 |
| 3 | “史无前例” 中共9高官被免职 因子女不愿 |
| 4 | 喝这款韩国酒后 习近平“表情”被疯传 网友 |
| 5 | 中美突传大消息 |
| 6 | “李在明和习近平的晚宴 传出令人震惊的消 |
| 7 | 中国区员工1个不留,中国科技圈震撼 |
| 8 | 重磅炸弹!何卫东军事法庭自辩书曝光 |
| 9 | 美女教授的堕落 |
| 10 | 这个巨大的危险逼近,竟无人知晓!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