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台外长:中国经济若恶化 恐侵台转移焦点

www.creaders.net | 2019-11-08 13:42:21  DJY | 8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中华民国外交部长吴钊燮在周四(11月7日)表示,如果中国经济成长放缓严重,而且威胁到中共的执政,它可能会出兵台湾以转移国内压力。

吴钊燮当天在接受路透社专访时指出,中华民国政府追求的政策是确保海峡两岸维持现状,但中共对台湾有军事意图,而且持续在国际上打压台湾,并以其经济力量对台湾施压。

他提到,一个正受到密切关注的变数是,中国的稳定日益受到质疑,经济趋缓和内部权力斗争问题被认为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经济趋缓已经造成失业并引发民众不满。

他说:“如果内部稳定出现非常严重的问题,或经济趋缓已经成为高层领导人必须因应的严重问题,那就是我们需要非常小心的时刻。我们需要准备应对这个最糟的情况发生。”

当被问到可能是什么情况时,他回答:“军事冲突。”他随后解释说,中共领导人可能采取外部行动,来分散国内的注意力。

“一国两制”行不通

吴钊燮在访谈中表示,几个月来的香港反送中抗争给台湾上了一课,也对中共领导人构成挑战。

他说,中共声称香港的“一国两制”是未来两岸关系的展示,所以台湾人民都密切关注香港局势的发展,看看中共将来可能如何对待台湾。

他说:“这里的人们知道,在香港实施的‘一国两制’有问题……台湾人民不想置身相同的情况。”

世界上最难做的内阁工作

多年来,中共一直在国际上压缩台湾的外交空间,同时诱使台湾的邦交国转向承认中共。吴钊燮在部长任内历经5个友邦弃台投共,他因而将自己的职位称为“世界上最难做的内阁工作”。

吴钊燮告诉路透社记者说:“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以交换部分外交空间──我认为这样的条件是令人难以接受的。台湾的外交不应该外包给中共。”

他说,中共可能会试图从台湾剩余的15个友邦中挖走更多国家,以影响明年的总统大选。“我们正与美国等其它有志一同的国家密切合作,以确保这样的外交关系转向不会再次发生。”

   2


当前新闻共有8条评论 分享到: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全部评论  
slinkyone 2019年11月08日 19:26
這麽説台灣要力保大陸的經濟啦,哈哈
今日雨果 2019年11月08日 16:04
▲台湾自由时报:若爆發台海戰爭 美國《外交政策》:台灣能贏中國
2018-09-27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2563051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集團旗下的《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26日刊登一篇專文分析,台海如果爆發戰爭,結果會與北京所威脅的景況迥異,台灣足以抵擋中國軍隊入侵,文章指台灣與西方人都應對防衛台灣更樂觀些。

這篇名為「台灣能贏得與中國的戰爭」(Taiwan Can Win a War With China),由曾住在中國的分析師葛里爾(Tanner Greer)撰寫,引述塔弗茲大學(Tufts University)政治科學家貝克力(Michael Beckley)、美國智庫「2049計畫協會」(Project 2049 Institute)研究人員易思安(Ian Easton)的近期2篇論文的觀點,認為台灣可以贏得台海戰爭。

movab 2019年11月08日 15:30
若中国经济继续恶化,中共领导人可能采取外部行动,来分散国内的注意力。对了!!!那中共就该下地狱了
movab 2019年11月08日 15:28
若中国经济继续恶化,中共领导人可能采取外部行动,来分散国内的注意力。对了!!!
老人与大海1 2019年11月08日 15:20
有可能,红卫兵当政水平,海外华人有看好戏了
xuxuzxzx 2019年11月08日 14:30
让呆丸人自己烂掉就好,没必要抬举它们还去打!
毕汝谐 2019年11月08日 14:30
2012年,鄙人发表·警惕中国走德日军国主义道路! 毕汝谐(纽约 作家)
言及以军事冒险转移国内焦点的可能性。
中国喜剧 2019年11月08日 14:15
台湾人真是对我党太不了解。 任何希望我党打台湾的愿望, 都会落空的, 我党知道他们自己是什么东西。
实用资讯
热门专题
1
中美冷战
6
AI
11
苗华被抓
2
川普
7
中共两会
12
美国大选
3
俄乌战争
8
大S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何卫东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