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川普或为避免核战 对北京让步 放弃台湾

www.creaders.net | 2025-05-01 23:47:49  ETtoday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英国媒体认为台海情势逐渐危险,指出三大关键变量正削弱过去维持台海和平的吓阻平衡,包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政治野心,以及美国总统川普对盟友的伤害。 报道直言,若川普为避免与中国爆发核冲突,选择让步北京,台湾恐无血开城,逐步落入中国势力范围,对亚太战略平衡与民主体制构成巨大冲击。

英媒《经济学人》以《一场关于台湾的强权危机即将到来》为题分析,指出美中关系陷入冷战以来的最低谷,双方征收的关税已双双突破100%,贸易几近中断。 川普重返白宫后,贸易战升级为关税战,其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高达145%的关税,甚至扬言若中国攻台,税率将提高至150%至200%。

然而,这场美中关税角力赛变成耐力赛,北京认为自己有能力撑到最后。 强调“美国优先”的川普,同时对盟友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包括向台湾课征32%关税、要求台积电将芯片产能迁移至美国,进一步削弱美国在亚太的联盟基础。

第一项导致台海局势恶化的变数,便是美国威吓力的式微。 《经济学人》表示,虽然川普政府对中国表面态度强硬,声称以“实力求和平”,但实际效果却与预期相反。 川普对盟友的关税与经济胁迫政策,加剧他国对卷入台海战争的忧虑,进一步动摇亚太国家的战略信心。

第二项关键因素是中国策略的转变。 虽然中方仍进行如“联合利剑”等演习,模拟包围台湾的场景,但更具威胁的是北京持续发展“灰色地带”行动,例如在台湾周边执行临检、海关检查与执法巡逻,手段未达战争门槛,却足以削弱台湾主权,并在国内外制造美国是否会介入台海冲突的疑虑。

报道指出,自2023年以来,中国积极展开外交攻势,已有70国表态支持促统立场,为其行动提供外交掩护。

第三项变量来自台湾内部。 《经济学人》指出,尽管绝大多数台湾人反对被纳入中国共产体制,然而台湾政治长期却陷入极化与自满的恶性循环。 2024年总统大选后,由民进党的赖清德总统与在野党主导的立法院共治,导致政策迟迟难以推进。 包括提升国防支出、降低能源依赖、提升战备能力等关键措施皆受阻。

报道认为,尽管赖清德政府对中国的逐渐渗透一贯采取强硬立场,却也进一步激化台湾社会对立。

《经济学人》警告,三大变数交互作用下,中国有机会揭穿美国的虚张声势。 若美国对台承诺减弱,台湾缺乏自我防卫决心,可能会在没有军事冲突的情况下被中国实质掌控。

报道甚至指出,川普可能为了避免与中国爆发核战,与习近平达成实质放弃台湾的协议。 此一发展将对台湾民主制度构成灾难,也会重创全球芯片供应链,迫使美国必须重新调整在印太地区的战略布局。

报道最后强调,川普试图以保护主义与施压手段“让美国再次伟大”,但这些做法反而削弱了美国保护台湾的能力。 北京显然已察觉美国的矛盾与弱点,习近平也可能不再选择等待,而是认为夺取台湾的时机已经成熟,到了速战速决的时刻。

   0


热门专题
1
中美冷战
6
AI
11
苗华被抓
2
川普
7
中共两会
12
美国大选
3
俄乌战争
8
大S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何卫东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