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英国媒体认为台海情势逐渐危险,指出三大关键变量正削弱过去维持台海和平的吓阻平衡,包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政治野心,以及美国总统川普对盟友的伤害。 报道直言,若川普为避免与中国爆发核冲突,选择让步北京,台湾恐无血开城,逐步落入中国势力范围,对亚太战略平衡与民主体制构成巨大冲击。
英媒《经济学人》以《一场关于台湾的强权危机即将到来》为题分析,指出美中关系陷入冷战以来的最低谷,双方征收的关税已双双突破100%,贸易几近中断。 川普重返白宫后,贸易战升级为关税战,其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高达145%的关税,甚至扬言若中国攻台,税率将提高至150%至200%。
第一项导致台海局势恶化的变数,便是美国威吓力的式微。 《经济学人》表示,虽然川普政府对中国表面态度强硬,声称以“实力求和平”,但实际效果却与预期相反。 川普对盟友的关税与经济胁迫政策,加剧他国对卷入台海战争的忧虑,进一步动摇亚太国家的战略信心。
第二项关键因素是中国策略的转变。 虽然中方仍进行如“联合利剑”等演习,模拟包围台湾的场景,但更具威胁的是北京持续发展“灰色地带”行动,例如在台湾周边执行临检、海关检查与执法巡逻,手段未达战争门槛,却足以削弱台湾主权,并在国内外制造美国是否会介入台海冲突的疑虑。
报道指出,自2023年以来,中国积极展开外交攻势,已有70国表态支持促统立场,为其行动提供外交掩护。
第三项变量来自台湾内部。 《经济学人》指出,尽管绝大多数台湾人反对被纳入中国共产体制,然而台湾政治长期却陷入极化与自满的恶性循环。 2024年总统大选后,由民进党的赖清德总统与在野党主导的立法院共治,导致政策迟迟难以推进。 包括提升国防支出、降低能源依赖、提升战备能力等关键措施皆受阻。
报道认为,尽管赖清德政府对中国的逐渐渗透一贯采取强硬立场,却也进一步激化台湾社会对立。
《经济学人》警告,三大变数交互作用下,中国有机会揭穿美国的虚张声势。 若美国对台承诺减弱,台湾缺乏自我防卫决心,可能会在没有军事冲突的情况下被中国实质掌控。
报道甚至指出,川普可能为了避免与中国爆发核战,与习近平达成实质放弃台湾的协议。 此一发展将对台湾民主制度构成灾难,也会重创全球芯片供应链,迫使美国必须重新调整在印太地区的战略布局。
报道最后强调,川普试图以保护主义与施压手段“让美国再次伟大”,但这些做法反而削弱了美国保护台湾的能力。 北京显然已察觉美国的矛盾与弱点,习近平也可能不再选择等待,而是认为夺取台湾的时机已经成熟,到了速战速决的时刻。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
2 | 南华早报爆料:这才是习迟迟不愿与美谈判的 |
3 | 董小姐履历事件闹大 胡锡进发声,北京协和 |
4 | 政治局决议曝光 全盘否定习 |
5 | 习近平上海谈“交棒” 央视略去敏感话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除了中国没人买!美国“这产品”订单无处可 |
2 | 人民币彻底歇菜了 |
3 | 潜舰都快造好了 中国突然遭毁约 被群嘲了 |
4 | 断崖式下跌 中国金融海啸降至 |
5 | 美国与第一个国家达成贸易协议! 股市上涨 |
6 | 最新数据 北京大麻烦来了 |
7 | 什么原因?北京迟迟不敢发布… |
8 | 南华早报爆料:这才是习迟迟不愿与美谈判的 |
9 | 中共对朝鲜突下重手 平壤急大规模召回 |
10 | 川普刚刚拍板 减免25%关税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