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外界预测,2020年,美中科技战将进入白热化阶段。专家说,人才通常是取得科技优势的关键因素,然而北京在吸引人才方面远落后于美国。
文章说,中共出台了包括“千人计划”等数百个招募人才项目,努力吸引和留住海外顶尖人才,但是最终并未成功,主要原因是中共不愿意放弃集权统治,持续严格控制人民。
文章说,北京于2008年启动“千人计划”,据估计,截至目前为止,已招募了7,600多名科学家和工程师。但是,这些参与计划的专家几乎都是中国公民,仅不到400人(约5%)是外籍公民。
除了招募人才计划未能如愿吸引外籍专家外,北京2016年仅发出1,576张永久居民身份证,虽然同比增长一倍多,但仍远远落后于美国当年发出的120万张绿卡。
据《自然》期刊2012年对2,300名国际理工专家的调查,虽然近60%受访者认为中国将在2020年对理工领域产生重大影响,但是仅8%表示会考虑移居中国,而有意愿移居美国的比例为56%。
中国招募国际人才的最大障碍与其政治和职场文化有关,对中共来说,其中许多因素很难改变,其中之一是共产党在大陆工作场所中所占有的核心地位及缺乏绩效评估。
选择到中国工作的外国籍科学家,通常被迫“学习在中国的实验室中处理政治问题”。许多人抱怨,想要获得资助或晋升,必须与研究主管人员或共产党干部建立私人关系。如此一来,外国人以及所谓的“海归”中国籍专家将处于明显劣势,无法和中国本土研究人员竞争。
除此之外,语言障碍、无处不在的互联网审查,以及环境恶劣等其它问题,也是北京无法吸引国际人才的原因。
《外交官》文章举例说,化学家奥拉夫·威斯特(Olaf Wiest)选择在北京大学担任兼职工作,主要原因是中共的“防火墙”。
因“千人计划”到清华大学任教的意大利物理学家朱利奥·基里贝拉(Giulio Chiribella),仅待了三年就离职,原因是前景不明、语言障碍,以及不想在北京抚养孩子。
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乌尔夫·莱昂哈特(Ulf Leonhardt)仅在华南师范大学(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待了一个夏天,因为他发现他所获得的补助金及薪水,大部分被管理人员挪用。
中国的海归学者(即出国学习或工作后返回中国的公民)或许可以弥补北京无法招募到国际人才的不足,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公民,选择留在美国工作的人数并未减少,海归者对中国国内的工作并不满意。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中南海震惊 传习直接下令… |
2 | 天降横财,他们替代中国接住美国订单 |
3 | 白宫突传大消息 最高3521%新关税! |
4 | 官媒一度沉默,胡温在下一盘大棋? |
5 | 终极对决!解雇鲍威尔,川普提交紧急请愿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