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
可能直到现在,当地的宣传部门也想不通:如此感人至深的策划,为什么翻了车。
青丝与泪水,牺牲与奉献,多好的主题。
可惜的是,这个推测实在千疮百孔。
就拿划线部分来说,每一句都能被轻松反驳——
“做出独立判断的权利”不是“做出错误判断的权利”——堂堂一支医疗队,应该知道光头是否是“必须且急迫”。金银潭的张院长还留着短发,前线的钟南山院士也没剃光头,就连患者也没有被弄成秃瓢。剃短或者剃光实际上是医护人员为了工作便利的自行选择,根本不是什么“必须要做的事情”。
那么,是谁觉得这件事“必须要做”?
“能够说服并不造成心理伤害”就不应该被展示——就算被说服,就算愿意,那剃了光头直接去前线就好,为什么要完整展示剃头的过程?为什么要被记录?为什么还要把头发拿下来,在姑娘们的眼前晃一晃?这到底是避免心理伤害,还是造成心理伤害?
那么,是谁觉得这件事情“需要展示”?
别做什么善意的推测了。这里头,应该没有多大的善意。
3
所有对牺牲的赞颂,都应该心怀善意。
但这个道理,许多人不明白。他们一直觉得,只要赞美牺牲,人们就会被感动,然后就会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他们从头到底都不肯想:这种牺牲有没有必要,需不需要有人承担责任。
有人把低效重复的指令自夸为“饱和式救援”,让基层几乎累死在一线;有人把身怀六甲的孕妇派到了救治现场,试图再次营造一个“最美”的故事——这些人似乎并没有能力看见老百姓的疑惑:
毕竟,这样的感动,除了体现了一线的牺牲,也能体现指挥官的愚蠢。
可能甘肃心怀委屈:女医护剃光头不是新鲜事啊,大家都在赞美,为什么到我这里就垮了呢?
干这事儿的。想想。再仔细想想。你们的差异,到底是不是剃光头。
你们的差异是“意愿”。
之前所有的“卤蛋之美”,都是她们“自己决定这么做”,然后她们自己在社交平台展示,或自拍,或记录,然后媒体再转发。我们所有的感动,都源于此。
如果她们展示的是笑容,媒体呈现的就是笑容;如果她们展示的是坚毅,媒体呈现的就是坚毅……从头到底,绝对不会有一个镜头,像真人秀那样去窥探她们的反应,甚至用剃下的头发引导他们的泪水。
那不会让人感动,只会让人觉得同情。如果你稍微热血一点,你还会觉得愤怒:为什么要欺负这些女孩子?
就像各地都做了一张100分的试卷,他们非要做101分——问题是,满分就是100分,把101分甩出去,只能证明在作弊——这可能比不及格更糟糕。
4
有些作者会写一些二战期间对法国女性的羞辱,或者孔子和子路的对话,旁征博引,说尊严,说平权……
我就不说那么复杂了。干这事儿的人,哪里会想这些。
我相信,在未来,正能量的报道肯定会越来越多,许多策划已经被摆在了桌面上。“发掘先进典型、讲好感人故事”总归是一个硬要求。
那我就提醒两件特别简单的事:
第一个,咱们写完稿子时,别只给领导审,如果有可能,给自己的妈妈审一审。看看她什么反应,听听她如何评论。问问她是不是感动,是不是认可,是不是愤怒,是不是有疑惑。
剃头这个宣传,让你妈审,大概率能拦住。
有些策划者已经许久没接触过公众的情感了,请不要被他们带着走。要知道,如果最后闯了祸,你还是得背锅。
第二个,我以前就说过:
这个特别朴素的情绪,大家都有,下笔前一定要意识到。如果意识不到,那就说说进展,讲讲科普,不要妄图“为了感动而感动”——那一定会翻车。
要知道,对前线的姑娘们来说,备足卫生巾,是比展示光头更重要的事。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疯传中国乒坛名将刘国梁被捕,世界冠军王楠 |
2 | 离国家领导人一步之遥 中国壮王落马震惊海 |
3 | 第一夫人现场发飙 习当场脸绿了 |
4 | 站队元老派 5高官与习划清界限 |
5 | 习突遭军报封杀 真实地位被戳穿 |
6 | 李连杰后事一切从简 |
7 | 王小洪大败而归 |
8 | 美中谈判关键时刻 北京爆“五一〇”政变 |
9 | 风向突变 中共出尽洋相 |
10 | 川普政府突传大消息 彭博爆猛料财政部不予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