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中国许多企业已经复工,但复工不等于复产。由于产业链受到严重打击,许多复工的企业面临零件和原物料短缺问题。据西方一家重要商会调查,有80%受访企业预计零件和原物料的短缺会持续三个月,另有11%认为时间会更长。
据中共官媒《经济参考》3月18日消息,中国当前除湖北等个别省份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已超过90%,但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率仍相对较低,不少企业面临“复工难复产”“复产难达产”问题。
英国《金融时报》3月18日报道,据华南美国商会(AmCham South China)的一项调查,虽然中国的工厂已逐渐复工,但由于新冠病毒疫情造成的中断,有80%受访企业预计零件和原物料的短缺会持续三个月,另有11%认为时间会更长,而有15%的企业已用光了某些物资。
华南美国商会是一家重要的西方商会组织。该商会表示,它在3月9日至3月14日间调查了237家中外企业,它们的业务均被中断,其中三分之一的企业面临上述短缺。受访企业认为,运输和物流中断是造成零件、物资或材料短缺的最大因素,紧随其后的因素是劳动力短缺。
四分之三的受访企业为制造业企业。48%的受访企业表示,疫情造成的中断对它们的生产能力造成了中度或严重影响。
华南美国商会会长哈利.赛亚丁(Harley Seyedin)表示:“全球供应链出现了过度承压的迹象。”赛亚丁在一封附带调查结果的邮件中表示,要取代目前的供应链,需要2万亿至3万亿美元。
中国制造网旗下英文杂志总编辑朱子斌认为,“这次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比中美贸易战还要大得多。”因为,“贸易战的时候大家也只是担心产品更贵一些而已,而且也给了大家一些时间去准备应对措施。然而疫情来得那么迅猛,工厂也都关了,突然间整条供应链都像按了暂停键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