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研院生化所研究员梁博煌从上百种化合物中,筛选出2019新型冠状病毒主要蛋白酶抑制剂,可以在体外抑制病毒复制,效果比既有的抑制剂强10倍,有望成为针对性新药的选项之一。
武汉肺炎(2019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在全球造成重大威胁,各国皆卯足心力,希望尽快研发出快筛试剂、抗病药物与疫苗。日前由中央研究院院长廖俊智召集学研单位参与武汉肺炎合作平台,也陆续发表合成瑞德西韦、研发快筛抗体等消息。
科技部与中央研究院今天发布联合声明表示,在科技部与中研院长期经费支援下,中研院生化所研究员梁博煌从上百种化合物中,筛选出新冠病毒主要蛋白酶(main protease,又称3C-like protease )抑制剂。
中研院表示,在成为真正抗COVID-19新药前,虽然还需经过动物及人体实验,但能在短时间内找到候选药物,已经显示台湾在面对病毒短期紧急应变能力上的量能。
目前全世界治疗武汉肺炎,主要依赖瑞德西韦、奎宁等非针对性药物,希望这项成果可以近期针对性新药的选项之一。
这项成果由中研院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林宜玲、基因体研究中心研究技师詹家琮与台湾大学医学检验暨生物技术学系教授张淑媛(台湾第一位把武汉肺炎病毒分离出来的团队)等团队证实,这个强效的蛋白酶抑制剂,可在体外抑制武汉肺炎病毒复制,其中,最好的抑制剂比已知的抑制剂效果强10倍。
科技部与中研院表示,武汉肺炎新药的研发,奠基在17年前严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专案的研究,集合了中研院前院长翁启惠、台大化学系教授方俊民团队的药物合成、梁博煌研究员团队建立的表现纯化与快速筛选抑制剂方法,以及中研院前副院长王惠钧解析SARS蛋白酶与抑制剂的共结晶结构。
甚至,当年培育的博士生亦投入抗武汉肺炎的研发团队,像是后来中兴大学兽医系副教授郭致荣、中研院生化所资深科学家李政忠以及中研院化学所助理研究员谢俊结,都快速投入表现纯化新冠病毒主要蛋白酶(12个胺基酸异于SARS主要蛋白酶),并筛选出具强效的蛋白酶抑制剂,取得共结晶结构。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一怒之下,北京将国产C919打回原形 |
2 | 中国外贸企业订单爆满 曝主因是… |
3 | 哀鸿遍野,著名人士呼吁北京救救外贸.... |
4 | 习明泽爆习将退居二线?王小洪日益对习不利 |
5 | 习傻眼!人刚走,越南翻脸速度惊人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