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中国提“内外双循环” 欲打持久战

www.creaders.net | 2020-07-30 18:38:44  路透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今年正值“十三五”(第十三个五年计划)收官、“十四五”将启。面对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的国内外环境,周四中国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看待面临的中长期问题,因此给出的“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指导方针事实上也更着眼于中长期,而非单纯局限在下半年的经济工作。

至于中长期的路径选择,政治局也表述的很清楚,即“要坚持结构调整的战略方向,更多依靠科技创新”;会议还提出要“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这里首次提出“跨周期”、而非通常所讲的“逆周期”,亦表明未来政策抉择将更注重长远的发展。

中国每年于7月底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一向倍受关注,因是给下半年的经济工作定调。而今年情况特殊,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十字路口,最新的政治局会议实际上提供了一个更长期的指导性思路。

从短期来看,中国二季度经济增速同比转正,意味着中国已经率先从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中抽身。因此,下半年宏观政策更重要的是要“落地见效”,货币政策回归进一步宽松的余地很小,将逐渐回归正常化,财政政策则更强调“注重实效”。

“会议更强调中长期、强调持久战,也就是说并不单纯着眼于下半年,而是个过渡,更着重于长远”,渣打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大中华区研究部主管丁爽评价称,会议还强调了双循环,提到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这都是中期的目标,着眼点都比较长。

他指出,这一方面是因为国内经济有结构性问题,另一方面国外面临的形势包括中美博弈等,这些都是比较持久的问题。

“这次会议最关键和影响最深远的还是再度被强调的,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这也许会成为十四五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称,而且这是一个既有指导性、也可以落地的工作部署。

会议还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会议认为,国内经济稳步恢复,复工复产逐月好转,二季度经济增长明显好于预期;但当前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较大,中国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

“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会议称,要完善宏观调控跨周期设计和调节,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认为,当前外部政治经济环境还是具有挑战的,为了应对不稳定不确定性,中央这次比较正式提出了内外双循环的说法,国内主要是供给侧改革为主体,以消费和投资来带动,加入国际大循环,这是改革的方向。

**“双循环”核心仍是改革开放**

如何理解“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以内循环为主是否意味着“封闭”?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眼下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全了,外围又充斥着各种的“去中国化”声音,尤其中美博弈已经从初期的经贸问题蔓延至涉港、涉疆等泛政治领域,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形势,以内循环为主的是要通过改革来释放国内经济和消费的潜力,靠完善内部循环、来带动外部循环。

“在疫情外生冲击和逆全球化结构性压力叠加的大背景下,抱残守缺或固步自封无助于破解存量博弈的陷阱,构建双循环正在成为中国打造升维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工银国际 首席经济学家程实、资深经济学家王宇哲日前在报告中称。

他们认为,双循环的核心在于依托经济规模和政策空间盘活存量、创造增量,完善内部循环、带动外部循环;而且双循环以民生和实体为先,随着全球贸易格局重构和价值链体系再造,内生消费和产业升级有望形成闭环,形成稀缺的增长动力。

“双循环的互动基础仍是改革开放,通过制度创新推动关键领域改革将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激活金融将助力双循环对接,充分释放鲶鱼效应和财富效应。”他们称。

而如何扩大内需,新型城镇化、都市圈和城市圈应该是发力点。政治局会议提出,要以新型城镇化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推动城市群、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创新。要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更加注重补短板和锻长板。

要持续扩大国内需求,扩大最终消费,为居民消费升级创造条件。积极扩大有效投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实施步伐。

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日前在国内一场论坛上也称,内循环的真谛是“开放”,通过释放国内的经济和消费市场的潜力,结合保护知识产权、改善营商环境、减少准入限制,吸引跨国企业把产业链、工厂、店面继续留在中国,享受在地的消费市场潜力。

**宏观政策要“落地见效”**

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确保宏观政策落地见效。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注重实效。要保障重大项目建设资金,注重质量和效益。

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要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推动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宏观经济政策要加强协调配合,促进财政、货币政策同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形成集成效应。

对此,丁爽解读称,短期更加强调内需,强调政策的有效性,以前看政策更多是从量的角度看是否足够,现在更强调政策下去是否见效,同时还“精准导向”,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融合理增长,跟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明显高于去年”是不同的,也就是说现在不再强调一定要比去年高多少,而是合理的增长。

“这同时也表明政策进一步宽松的余地也很小。当然,会议也提到推动融资成本明显下降,这说明政策也不会明显转向,不会就此收紧或者退出了。未来货币政策应该会更加趋稳,强调精准导向,流向制造业和中小微企业,”他表示。

王军也表示,货币政策回归正常是很重要的,货币政策是个总量政策,危机的时候用一下,现在经济恢复正常了,货币政策也应该退回原位,所以今年下半年货币政策不能指望太多,还是要靠财政政策为主。

“财政今年扩张力度也已经相当大,在去年已经大规模减税的基础上今年进一步大幅减税,财政的日子已经很难过了,未来更加着重落实见效,”他说。

中国央行7月初的工作论文就称,今后要珍惜正常货币政策空间,坚守币值稳定目标,坚持稳健货币政策。央行官员7月初也曾表示,今年以来针对疫情推出的特殊的、阶段性的货币政策工具本身就是临时性政策措施,当政策设定的情形不再适用的时候就自动退出了;而且利率适当下行并不是越低越好。

王军指出,政策都是短期的,更加灵活适度,未来如果外围很差或者经济复苏的很差,货币政策依然可以再调回来,加大一些投放或者利率继续往下降,还是有空间的,“过日子嘛,总不能一口气把饭都吃了”。

“所以一定是根据形势变化灵活调整,暂时的紧或者回归正常也不代表未来不会继续松,松松紧紧很正常”,他说。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发生了社么?广东潮州、汕头一夜空城
2 中国老百姓恐怕真的要准备“吃草”了
3 四川一公交车辗压多人 恐怖画面曝光
4 上海楼市,打响第一枪
5 国之将亡,必有妖盐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