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委指中国科兴疫苗效果有限 副作用最高
香港即将进入以接种疫苗对抗新冠肺炎病毒年代,港人后天起可以预约周五(26日)开始的疫苗接种(局称打针)计划,最先供应的是中国科兴制造的疫苗,但港府联合科学委员会的暂拟共识认为,接种科兴疫苗对有效预防病毒传播的证据有限,加上疫苗供应有限制,“短期内未能达到群体保护”。不过,港府高层官员连日四出呼吁市民接种疫苗,“越早越好”,又指市民接种疫苗后可下载电子针卡,为日后通关提供基础。
港府的联合科学委员会昨(20日)日凌晨就在港使用科兴疫苗发表的暂拟共识建议文件更指出,若疫苗供应延误,或接种率不足,更会延长非药物干预措施,如社交距离措施。科委会委员许树昌教授期望,今年底前达到逾七成市民接种疫苗并产生抗体,使社会产生群体保护效应,届时防疫措施可以放宽。香港不同学术和药剂师团体早前进行的民调显示,愿意接种疫苗的市民,比例由三成多至四成不等,远低于达到群体免疫所需的七成接种比率。
根据科兴向科学委员会提交的数据,疫苗整体有效率为50.66%,若相隔28日接种第二剂,其有效率可升至62.3%,但仍低于较早获批但仍未抵港的辉瑞BioNTech疫苗,后者的整体有效率为95%,然而,其副作用在三种疫苗中却是较大的。为鼓励市民接种,政务司司长张建宗今(21日)早在社交网志撰文,称会利用不同渠道释除市民对疫苗的疑虑,并实时对坊间不实信息辟谣。
主责抗疫的食物及卫生局长陈肇始今早则出席电台节目呼吁,指全球每日新增确诊数字近期似有回落趋势,很多专家都认为与接种疫苗有关,呼吁市民接种,令社会尽快有群体免疫,以便尽快恢复正常生活,为通关提供更有利的条件。面对市民的观望态度,她说,为了个人和社会,接种疫苗一定比不接种好,“早打(针)好过迟打(针)”。
甚至是公务员事务局局长聂德权昨日亦现身电台节目呼吁市民接种疫苗,指市民打针后从“智方便”的政府平台下载电子版针卡,不单可记录市民接种数据,平台同时储存病毒检测纪录等,为日后跨境出行提供基础。但被问及何时与中国通关时,他表示会“很快”,但又说,仍须等待香港疫情稳定,每日确诊单位数、甚至“清零”,才有基础讨论。
市民反应与专家建议相反
另外,根据科学委员会的暂拟共识,科兴疫苗在长者身上应用的科学证据较少,需留意其成效,并要留意变种病毒株对疫苗成效的影响和临床罕见副作用。许树昌教授昨早更在电台节目中表明,健康情况较差的长者不应接种疫苗,他举例说,若接种疫苗后引起作呕,而病人曾中风并有吞咽问题,或许会出现吸入性肺炎。
但现实是,有家庭医生指出,在致电诊所表示有意预约接种的五十多人中,年长和有长期病者倾向打科兴,主要是科兴使用传统的灭活技术令他们较有信心;而年轻人则倾向打BioN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