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中国现在的鸡娃,隐患将在30年后集中爆发

www.creaders.net | 2021-04-14 14:49:19  孙娟的书房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一点点小事但就因为这一点点小事

现在焦虑的家长们,正在把娃推进万劫不复的深渊,娃未来已经昭然若揭。

能否走到高层次和起步没关系

人一生的发展绝不是四年大学就能决定的,也不是18岁上的那所学校的高度决定的。

人生就像登山,坚持不懈的一直往前走,才能看到更开阔的风景。

一次,我去国防科技大学看望同学,遇到了他的博士同学。

这位仁兄高中时家庭贫困,就辍学当兵了,在部队拿到专科文凭,又通过了专升本,接着读了硕士。最终和我这位高考就考到国防科大的学霸同学,在同一个博导名下学习核物理专业。

两人年龄差不多,据说现在留在某研究所工作了。

我们都很惊讶,他身上有种不断进取的精神,18岁时,在别人一步进入名校深造时,他在艰难地从学习的底层慢慢攀登上来。

读完博士才30岁,这样不断进取的精神,也会促使他在以后的人生中脚步不停。

反观很多高考就进入名校的学生,却在进入大学之后,变的没有人生目标,也不懂自我约束,人生基本停滞了。

再比如80后音乐家苗三川,别人上重点高中时,他上的是师范中专,中专毕业后考了很普通的本科。

但他的人生理想非常明确,就是在行业中一直往上走,也非常热爱自己的专业。

他非常在意和不同人的交流学习,十几年来一直不断吸取他人的优点,同时反思自己。

所以,这几年,随着水平的提高,他开始逐渐为热榜电影,电视剧,知名音乐人,纪录片编曲。

包括《三十而已》,《九州缥缈录》,抗疫大剧《在一起》,栾树的音乐会等配乐编曲。

人们都以为他是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的。

决定社会圈层的,不是教育背景,而是综合品质

社会一直在不断的筛选,中年之后的的状态不由高考学校决定。

看看身边人们的例子就知道了,考上名校的,如果后期自己不继续努力,也会沦为行业中的底层,连当初校友的圈层都进不去。

有些人虽然考了普通院校却一直进取的,反而能够脱离自己学校的圈层,更进一步。

毕竟,大学的学习只有四年,四年的经历怎么可能决定后期五十年的人生层次?

努力的,不到十年,就能实现圈层跃迁。不努力的,不出五年就跌落了圈层,名校的影响已经在他的生活中踪影全无。

人的一生是动态变化的,好的人生必然是开阔的。来自充沛精彩的生命体验,这样的体验需要精神世界的丰富,足够的物质条件,个人的社会网络关系。

如果一个人只是坐拥几套房,没有事业追求,精神追求,也没有良好的社会网络关系。

这样的人生是苍白而匮乏的,是失败的。

一个人拥有的最主要的财富不是手里的财产,而是可以予取予求的社会网络中的资源。

所以,人们才如此强调圈层的重要性。

社会有其看不见的筛选机制,会在岁月的长河里,逐渐的把有相同认知水平的人筛选到一个圈层。

在笔者所处的圈层里,人们的教育背景区别很大,有16岁进入工厂打工的,有17岁就进入北大读书的,也有海归,一部分是二本学校毕业的,北大清华的也有。

目前,基本是在四十岁到六十岁之间,职业基本是企业家,艺术家,大学教授等,在行业中处于中上游。

人们之间共同共事,交流,分享资源。

这些教育背景如此悬殊的人是如何走在一起的?

他们都有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不断进取的渴望,强烈的成就动机,开放的思维,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坚持不懈的耐力。

这些品质,导致当初处在山脚的人,经过日复一日的努力,不断缩小和名校毕业生的距离,最终坐在一起喝咖啡。

我也看到了一些人,二十年前进入了名校,现在却没有自我开拓的任何圈子,反而只能在老乡,亲戚,初中同学这样的原生圈子里。

以下要照顾到杠精:我并不是说名校毕业的人一定不行,没考上好大学的一定就优秀。

我的意思是,大学毕业十几年后,人到中年,人生开始开花结果,进入什么圈层,当初毕业院校的影响已经微乎及微了。

完全取决于自身的实力,认知能力,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进取的精神,好奇心和求知欲等等,这些综合个人品质。

过度鸡娃,必然导致抑郁症

近年来,我身边当初优秀的人,抑郁的,跳楼的,放弃努力的比比皆是。

没有社会学和心理学基础的人,只能就当前现象讨论当前现象。早就忘记了,这是过去的长期的经历积累的恶果。

前几年,一位大学教授的女儿正在上高一,一次期中考试,数学考了98分,回家后什么都没说,就跳楼了。

人们的结论是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一次考试不完美就跳楼。

其实根本原因不在这里,人和动物都有求生的本能,更何况聪慧的人类。能决定放弃生命的,一定是因为长期压力导致。

问其父母,父母说根本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因为每天只是强调成绩。

20年前考入重点大学的一位朋友,前半生一直跟着世俗的规则奋斗,攒钱买房,在单位里争取更高的职位。

40岁时,却陷入了重度抑郁。由于资源有限和个人性格内向,发现自己再也上不去了。

这条路堵死了,却没有其他的路和方向可走,前半生一直在追求物质和社会地位,早就把自己丢了,因性格所限,个人精神世界进入了死胡同。

这就是所谓“中年危机”。

我有一位小朋友,美国留学,海归博士,回国工作后却发现自己陷入极度焦虑中,无法完成领导交给的工作。

他说找不到目标了,之前都是被事情推着走,该考学就考学,该写论文就写论文。

现在在单位里,没有人推着自己,心里充满莫名的恐慌。

看看鸡娃的心声

@匿名:我是个典型的乖乖女,懂事又早熟,小时候成绩也一向名列前茅,自己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所以父母对我的成绩是没有怎么过问的。直到有一回五年级的语文考试,作文写离题了,名次不保了,回到家被破口大骂“我就知道你是个蠢材,没脑子的人。”

其实我爸妈不算很鸡,但这件事对那时候的我来说打击还是蛮大的,以至于初二成绩名次摔到了几十名时,我萌生了人生中第一个自杀的念头。

@匿名:小升初最后几天,在茶餐厅吃午饭,一边吃一边举着紫色红色黄色绿色的书背文学常识 。周末出门背四个包放在车上,一节课换一个(东西好区分),上课把作业全都搞定,不然再没时间做了。?这么过了一个学期如愿进入心仪的学校。然后就崩掉了。

@匿名:我应当是有过这种经历的,我的认知里是默认的:我就不应该谈论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不应该输在自己不擅长的事情上。

我从小就不被告诉家里的很多情况,高中的时候姥姥去世,大学的时候爷爷奶奶去世,这些事情都是我放假回家之后才知道的。

初三的时候我的强迫性思维严重,整个人僵硬又呆滞,寒假的时候我发觉读读道德经我能够好一些,但是却被说了——那是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强迫性思维到现在仍然围绕着我,让我无数次的觉得我必须要做到那件事情,才能避免自己脑海中控制不住出现的悲剧场景,为了避免这些,我必须向着被期望的方向改造自己。

我总是期望着完全听从某个人的指令,这样才能得到平静。不听从让我有最深最深的负罪感,我始终无法逃过自我的暗影。

@摇摇:小时候甚至到现在(留学生回国上网课),一直都处于被“鸡”的状态。

在我学习的时候家里不能有任何声音,再加上我不被允许关门,他们悄悄话的声音我还是能听到的。我非常讨厌这种绑架式的关爱,这让本来对学习兴趣不大的我压力倍增,就好像不投入学习就要犯罪一样。

但奇怪的是,有时候我很想安静的做点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比如写作比如创作音乐什么的,他们丝毫不像在我学习的时候那般“杜绝噪音”,这让我非常沮丧非常失望,似乎除了学习我的一些行动和爱好都不值得被尊重。

甚至大学和同学合租公寓的时候,室友吵闹,我的第一反应竟然是“在家学习的时候不会发生这种事情的,你们这样让我难以和父母交代”。

现在大三,不喜欢现在的专业,想转行读研但是绩点太低,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不知道自己想过上什么生活。我似乎从来没有自己选择过什么,已经20岁了,我可真是迷茫到病态了。(以上资料,来自【简单心理】)

焦虑的父母,从没把孩子当人

再看一下这张图,焦虑的父母们,从小对孩子的培养都集中在各科具体知识这些细枝末节的内容上,



家长们都把娃当鸡,当牛,唯独没有当人。

这几年,家长们大规模的鸡娃,不出所料,20年30年后,这群被鸡的娃会集体出现精神问题。

抑郁症,空心病,对人生无欲,会大规模爆发。

看看现在这些即将步入中年的,当年被鸡的80后就知道了。他们的今天就是鸡娃们的明天,而且会更加严重。

所以,看着可怜的娃们,诚恳的建议爱自己孩子的家长,别再鸡了。

随大流和从众,只会把你和你的娃带进痛苦的深渊里。

付出精神抑郁,人格缺失的代价,后半生沉沦的代价,去换取对人生影响微乎及微的好大学,得不偿失。



内驱力才是成功者的必需

决定一个人一生走的远不远,飞得高不高,是英雄主义的唤醒,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不断进取的渴望,强烈的成就动机,开放的思维,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坚持不懈的耐力。

如果你去研究一下后天人生之路越走越宽的人,就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爱读书的兴趣。

读的越多,知道的越多,也就对世界的丰富而好奇,就越有求知欲。

了解的越多,越能清楚的知道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越有探索精神,越能启发智慧,明白自己要做点什么。

爱默生说:“一个人如果懂得如何去作,那么他将永远不会失业。一个人如果懂得为什么去作,那么他将永远是自己的主宰。”

教育的目的不是填充杂七杂八的知识和技能,而是唤醒一个灵魂。

让他自发自愿的在人生之路上奔跑,让他在以后的人生中永远敞开心灵,不断自我革命,思维迭代,一直成长。

当我们意识到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时,才能给大脑发出最清晰的指令,让我们在此起彼伏的多巴胺刺激中,能够做出符合长期利益的决策。

只有拥有综合的个人品质,明确的人生目标,才能像大江大河,遇到阻挡,也会绕路,但却始终奔向大海的方向。

   0


热门专题
1
何卫东
6
中共两会
11
苗华被抓
2
俄乌战争
7
大S
12
美国大选
3
川普
8
中美冷战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AI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