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大陆《环球时报》报导,继年初美国太阳能行业协会(SEIA)宣布成立“反强迫劳动”联盟,剑指新疆太阳能产业后,最近美媒一则题为〈祕密和虐待的指控萦绕中国在新疆的太阳能工厂〉报导,再次宣称被军警“跟踪”、卫星地图、德国学者郑国恩的所谓“报告”,《环时》表示该报导企图给新疆太阳能产业扣上“强迫劳动”帽子。
大陆专家指出,从棉花到太阳能产业,新疆的
《环时》15日针对外媒指涉的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采访董事长张龙根,他坚决否认所谓“强迫劳动”指控。指从2月遭西方抹黑以来,公司股价从130多美元跌到60多美元。但与棉花不同,中国太阳能产业是全球太阳能产品供应主力军,对美国有很强的产业优势,美国打压新疆不会给中国太阳能产业链带来任何实质性影响。
《环时》报导,资深太阳能产业从业者代延岭说,中国多晶硅2021年产能预测达56.7万吨,占全球85%以上,其中新疆硅材料占全大陆57%。他强调:“多晶硅生产并非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最关注电价,人工成本在製造成本中占比非常小,根本不是关注点。”
张龙根表示,他的员工都必须是具备相当专业知识并且经过专业培训的技术工人和工程师,劳动力成本占比不到7%,硅材料生产并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报导指,欧美不满中国政府给予了太阳能企业大量补贴,生产成本又相对低廉,这使得中国的太阳能板等太阳能产在国际市场上价格极具竞争力。不仅美国的太阳能产品很难进入中国市场,就连在协力厂商市场,欧美企业现在也在节节败退给中国产品。
《环时》报导,与西方媒体描绘的“大批少数民族工人被强迫进入工厂劳动”的画面不同。新疆大全公司1934名员工中只有少数民族18人(没有维吾尔族人),占比0.93%。
代延岭说,中国太阳能产业成为西方“眼中钉”是因2010年之前,全球太阳能使用的多晶硅被美、德等企业垄断,价格涨到每公斤500美元,经过十多年发展,中国生产的多晶硅打破了暴利垄断,使太阳能行业“度电成本”(发一度电所需成本)以惊人速度接近或低于传统能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副研究员王垚表示,西方其实是项庄舞剑,无论打击棉花还是太阳能产业,都是在破坏整个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合作现状,都是西方“全球价值链去中国化”行为一部分。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快讯!李嘉诚旗下长和突发公告 |
2 | 7-14!比中国男足还惨 8轮0胜沦为垫底 |
3 | 头上响炸雷 北京最忌讳的事就要发生 |
4 | 国防部暗示何卫东“行踪” 美情报消息引质 |
5 | 马斯克总算露出了真面目 |
6 | 南京重磅宣布:全面取消! |
7 | 莫斯科发生令人震惊事件 |
8 | 失算!习近平这下懵了 |
9 | 胡德华猝逝 当年这样评价小学生 |
10 | 惊曝:泽连斯基要退出 川普:他会有大麻烦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