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1999年美轰炸中国使馆 江泽民忍辱负重决策内情

www.creaders.net | 2021-05-08 09:50:34  多维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1999年5月12日,受冲击后的美国驻华大使馆一片狼藉。为悼念在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中遇难的中国公民,美国驻华大使馆下半旗致哀。(法新社)

亲中共的多维报道:1999年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遭美国战机轰炸,三名中国公民遇难,中国民众视为奇耻大辱,北京等大城市出现大规模反美示威抗议活动,江泽民如何抉择。

科索沃战争期间,北京时间1999年5月8日凌晨,中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大使馆遭两架美国B-2轰炸机发射的五枚导弹轰炸,造成三名中国记者身亡,数十人受伤,使馆建筑严重损毁。这就是当时震惊全球的美军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

关于中国使馆被炸的原因,长期以来众说纷纭。中国政府认为美国是蓄意轰炸。美国政府则称是“误炸”,国防部用了一张过时的地图,真正的打击目标是南联盟军需供应采购局,该局大楼距离中国使馆仅几百米。这个解释未获中方认可,亦被一些国际舆论斥之为笑话。要知道,包括轰炸中国大使馆的五枚导弹在内,在北约当时投到南联盟的9,000枚炸弹与导弹中,仅有七枚炸错了目标。

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中国掀起大规模反美示威浪潮:

1999年5月8日,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掀起了大规模反美示威浪潮。(Getty)

抗议者向美国驻华大使馆投掷石块。(Getty)

一个流传甚广的阴谋论指出,当时,中国军事顾问协助南联盟击落美军F-117A隐形战斗机,残骸运到中国大使馆地下室隐藏,以便拆解研究战斗机之独门秘技,可是残骸的定位装置暴露了其藏身之所,于是美军故意发射导弹“毁尸灭迹”。

无论原因如何,炸馆事件引爆了1993年银河号事件后中美之间又一次危机。中国切断同美国的高层军事交流,暂停双方有关人权、贸易和安全的对话。北京等中国许多大城市,众多愤怒的学生与市民上街举行反美游行。中美关系陷入低潮。

在使馆被炸之后一小时内,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召集国家最高领导层开了一次紧急会议。参加了这次会议的中国外交官王光亚事后回忆,江泽民相信,“尽管中国遭受了极大的委屈,但我们不能因为反应过度而危及我们的未来。”

波士顿大学教授傅士卓(Joseph Fewsmith)说,使馆被炸后一段时间,江泽民处境维艰。据美国作家库恩(Robert Lawrence Kuhn)的《他改变了中国:江泽民传》一书记载,江泽民在内部会议上对美国“言辞激烈”。他援引毛泽东的话说“美帝国主义不会消亡”,但主张“忍辱负重,等待时机”。

5月14日,江泽民应约与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Bill Clinton)通话,接受后者的道歉,中美危机暂缓。随后,中美两国政府开始排除干扰,恢复双边关系。

7月30日,中美双方就中方伤亡人员的赔偿问题达成共识,美国向中国支付450万美元赔偿金,中国把这一款项分付给三名记者的家属及受伤人员。

在财产损失谈判中,美国坚持中国也应该就美国驻华使领馆建筑被示威者破坏作出赔偿。12月16日,中美双方达成协议,美国向中国支付2,800万美元赔偿,中国向美国支付287万美元赔偿。

除了争取赔偿、道歉之外,江泽民当时还排除炸馆事件干扰,不失时机地推进与美国进行谈判,成功取得中国跻身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资格。

在使馆被炸之前,中国已经决定加快加入WTO谈判。1999年3月,时任中国总理朱镕基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宣布“中国准备为加入WTO作出最大的让步。”同年4月,朱镕基访美期间,美方承诺“坚定地支持中国于1999年加入WTO”。不久,炸馆事件发生,中国被迫中止中美双边谈判。

当事件基本上得到处理,中美关系缓和之后,当年9月,中国决定重启谈判,条件是美国必须给予中国无条件最惠国待遇。1999年11月,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WTO问题达成双边协议,中国入世的最大障碍被清除。2001年12月,中国在正式递交“复关”申请整整15年之后,终于加入WTO。

如果说银河号事件忍辱负重的背后还有邓小平的身影,那么炸馆事件忍辱负重完全是江泽民按照邓小平“韬光养晦”的战略,为长远计,选择息事宁人,没有让陷入低潮的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而中国加入WTO之后,开始闷声发大财。2001年中国经济总量世界排名第六,2010年跃升至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

   0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