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因为四个字!今天,全上海人民都站在张文宏背后

www.creaders.net | 2021-08-14 08:28:39  遮眼看天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这就是张文宏被围剿的原因:

“他说人话”

风口浪尖之际,从书记到市民,全上海都在站张文宏!

这几天,张文宏医生又站在了风口浪尖。风浪之大、规格之高,为疫情爆发以来之最。

靶子是张文宏医生于7月29日凌晨发布的一条微博。

他在微博上说, “世界上大多数病毒学家都认可这是一个常驻病毒,世界要学会与这个病毒共存”,“我们曾经经过的还不是最艰难的,更艰难的事需要长期与病毒共存的智慧”。

张文宏何许人也?除了担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他还是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上海市传染病与生物安全应急响应重点实验室主任。

1

一时间,舆情何其汹涌!

有骂张文宏崇洋媚外的,有骂他消极抗疫投降主义的,还有骂他是西方利益集团代言人的。

“最近作为西医买办利益集团代言人的张文宏医生,居然发表高论,声称要与病毒和谐共处。看了这段话,简直气得要吐血,怀疑他是不是神经错乱了。难道我们中国人花几千亿打疫苗,全民参与,各级政府强力执行防控措施,就是为了与病毒和谐共处?既然要与病毒和谐共处,那我们还花那么多钱,费那么大的劲,去战什么疫,防什么疫?”

甚至,还有人把南京疫情也跟张文宏挂上钩来。

“张文宏与病毒和谐共处的歪论,对于中国人民的战疫防疫的伟大事业,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和干扰,会让许多地方的政府和群众放松警惕,疏于防范,这一次南京疫情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张文宏正是新成立的南京大学某传染病研究机构的名誉顾问,也是有责任的。”

至于崇洋媚外的帽子,张文宏已经戴了一年多了。

他在2020年4月初的视频连线中,告诫国人吃早餐。他的原话是:这段时间,无论孩子胖瘦,早餐一定不要喝粥,要吃鸡蛋、牛奶、三明治等高营养高蛋白的食物。

没想到一下捅了马蜂窝。

张文宏的遭遇,是足以写入中国医学史尤其是抗疫史的。 

2

但是,上海市民发自内心地喜欢他感激他。

这座有着超过2500万人口的超级大城市,有13000余个居民小区,即便在去年国内疫情最严峻和一直以来境外输入病例全国最多时,它也从未陷入封城或全城核酸检测等最严峻的疫情防控的处境中。它给人安全感,让人们最大限度地维持了日常生活的秩序。

老百姓心里有杆秤——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化都市,承担了中国多半国际航班和物流的压力。疫情期间上海的社会生活张驰有度,没有出现过紧张状况。不得不说,与张文宏这个专业的把关者是有莫大关系。

上海疫情的防控,一直将专业意见做为最高指导和行动决策纲领。上海文史馆馆员、上海社科院研究员熊月之曾经撰文指出,上海的城市发展,始终带着尊重专业、实事求是的基因;在进入到现代社会后,更讲求分工,让专业人做专业事,而这也是上海实现精细化治理的路径之一。

8月2日,上海新增本地确诊病例1例,在8月3日上午上海举行的发布会上,张文宏说:防控能不能让人满意,就看市民能不能过上正常的日子。

此前,对于复工,他也曾经说过:不尽快复工,死亡率将高于新冠肺炎。

是啊,这么大一个国家,这么多人要吃饭,要生活,要赚钱,要看病。尽管,这个发言引发争议,但它饱含的忧国忧民意识值得铭记:病毒可怕,但一个14亿人口的超级大国陷入停滞,更可怕。病毒不会只攻击穷人和病人,但他们更需要活下去。

一直以来,上海的目标都是: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非但要“两手抓”,并且要“两手硬”,实现“两手赢”。

毕竟,一个好的公共卫生政策,是要在公众身体健康与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之间找一个动态的平衡点。就像美国一年也有约3万人死于流感,它本身属于一种现实既定状态,不可能说公共卫生不允许一例流感出现,这是不科学的。

3

其实,从人类诞生到如今乃至到人类毁灭,人类一直与病毒共存。此外,人类还要与流言共存,与愚昧共存,与杂碎共存。这些,应该是另一种病毒,——目前,人类还看不到战胜这些另类病毒的希望。

窃以为,以张文宏为代表的专业的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就代表着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的软实力。

这些天,魔都官媒已经在委婉地表达态度——

据上海发布报道,8月2日,上海市委主要领导调研了两个公共卫生领域相关实验室,其中一个就是张文宏担任主任的上海市传染病与生物安全应急响应重点实验室。

【图片来自上海发布】

8月6日,市委常委会会议,主要领导特别提及了“四种力量”——更好彰显市民自律的力量、城市治理的力量、科技抗疫的力量、舆论引导的力量,共同构筑风险面前的屏障。

关于这次会议,沪上官媒上观新闻今天在题为《【上海一周】“德尔塔”来袭,努力做到“临阵不慌”》的综述报道中说:

科学技术的力量,更应被提到特殊重要位置。

在迎战疫情的过程中,科技既是“硬实力”,也是“软实力”。“硬”的方面,能否研发出更具针对效力的疫苗、特效药,能否给出更有效的诊疗方案等,历来是各国合作与比拼的重头领域;“软”的方面,能否以科学的态度看待疫情、构建体系、落实防控,亦直接关乎这场持久战的走势。

上观新闻特别指出:8月2日,主要领导赴公共卫生领域相关实验室调研,明确表达了上海对“科学抗疫”的明确态度。

是啊,对待经济社会运行中的许多事,无论是重大机遇,还是严峻考验,往往也都适用这个道理——对专业问题抱以专业态度,对科学问题坚守科学精神,这应当是一项共识,更应当是一个常识。

风口浪尖之际,全上海都在站张文宏。还记得之前有自媒体讲过的一句话:不是“上海幸好有张文宏”,而是“张文宏幸好在上海”,由是观之,倒也颇有几分道理。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发生了社么?广东潮州、汕头一夜空城
2 国之将亡,必有妖盐
3 中国老百姓恐怕真的要准备“吃草”了
4 上海楼市,打响第一枪
5 主食吃多少关乎你的寿命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