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西安封城第6天,我最担心的一幕,还是发生了 | |||
www.creaders.net | 2021-12-29 14:17:20 薯条说说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 |
|||
墙内自媒体薯条说说文章: 最近,西安的疫情,牵动着千万人的心。 自12月9日,陕西卫健委通报了在隔离酒店工作的1号病例后; 截至目前,西安本轮疫情,已累计330例本土确诊,西安市共有高风险地区1个、中风险地区111个。 疫情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社区传播和隐匿传播。 传播链已经关联5省市6地(广东东莞、陕西咸阳和延安、北京、河南周口、山西运城)和两百余人。 疫情防控迫在眉睫,从12月23日零时起,西安全市小区(村)、单位实行封闭式管理。 继武汉之后,近1300万人口的古都西安,因疫情按下了暂停键。 封控、隔离、核酸检测、测温,一系列刻不容缓的疫情防控措施; 再加上每年10月开始,陕西关中地区便会进入出血热高发季节的雪上加霜; 西安人真的承受了太多。 01 疫情封控下的西安 西安封闭管理后,街道空旷,几乎空无一人,车辆骤减。 赶在封城零点前,人们到超市抢购生鲜蔬菜和肉蛋奶,储存物资。 一超市里有位好心男子,将一个五六岁孩子举过头顶问: “谁的?谁买菜把娃扔了?被人抱走怎么办?” 学校封校,后勤人员为了学生安全,在学校里打地铺。 最受影响的,是今年考研的学生。 封城两日后,今天就要参加考研了。 而今年陕西省研考报名总人数近17万人,其中在西安市参加考试的考生约13.5万人。 提前预订的考点附近酒店,住不了了。 考前还要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有的监测点排队一排就是几个小时。 无法赴原考点考试的学生,可以申请省内西安市外借考。 但因为时间紧张,处理难度大,12月25号早上8点半就要考试,很多考生23号晚上借考考点还没确定消息。 临时改考点,酒店预订不了,住宿问题也难以解决。 这突如其来的疫情和封控,让原本就心力交瘁的考生,更加焦头烂额。 市民、考生、防疫人员,23日零点开始封城那一晚,人人彻夜难眠。 可他们没想到,更难眠的夜晚,还在后面。 可这一次的西安,却是骂声大于声援声。 西安成了众矢之的,很多人批评西安抗疫不力,致使疫情外溢。 疫情外溢确实给关联城市带来了连锁影响,列车停运、防疫强度增加。 年关将至,很多人因此担心回不了家,心情真的很能理解。 但因此骂西安,真的不应该。 02 不要骂西安 不要增添阻力 西安此次检出的第一例本土病例阳性标本—— 与12月4日巴基斯坦入境航班PK854(伊斯兰堡——西安)旅客中发现的境外输入病例高度同源。 也就是说,是境外航班导致的感染。 而西安咸阳机场,是西部国际航班中枢。 压力大、担子重,到了年末,还是出了问题。 我们可以问责,但用骂声来回应这长达一整年的防疫努力,真的于心何忍。 诚然,爱之深责之切。 大家批评西安,是出于对疫情下和自己一样,生活深受影响的人们的关心。 但批评不应转变成骂声和攻击,不应给防疫工作增添阻力。 有网友攻击道—— 疫情都两年了,西安居然还搞封闭管理这一套,防疫能力居然还停留在两年前。 而事实是,武汉和西安的封闭管理,情况完全不同。 武汉当时是因为对疫情了解不足,疫情严重,有封城的必要; 而根据12月24日召开的西安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 西安这次面对的,一是不断迭代进化的新冠病毒,传染力强、传播速度快、代际间隔时间短。 像给杨某(病例2)等人送餐的传菜员,仅仅是进出包厢两次,全程佩戴口罩,也不幸中招。 二是第一轮核酸筛查在封控区外发现了新的阳性病例,病例分布区域扩大,出现了社区传播,判定追踪难度大,防控形势复杂严峻。 三是此次疫情呈现隐匿传播的特点,因为很多阳性病例,初期症状表现不是很明显,患者容易忽视个人身体状况。 所以封闭管理,不是笼统的一刀切,是符合当下情况的防疫措施。 有的网友看攻击城市防疫措施不成,又改攻击个人,甚至是造谣。 一位门诊部女护士被造谣,分别与某隔离酒店员工、某大学老师存在亲密关系,导致新冠疫情扩散。 西安人民被骂,“希望疫情让某地人死绝了”、“不配活着”、“某区全是老鼠,都在抓老鼠”。 被造谣,“疫情期间某区一蔬菜粮油店物品被群众哄抢,没有付钱,将商铺洗劫一空。” 虽然这些造谣的人,现在以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案、寻衅滋事案,被警方通报,处以行政拘留; 但这些骂声、攻击、造谣,无异于在西安人伤口上撒盐,在这个寒冬深深地寒了他们的心。 疫情来袭,每个城市都会拼尽全力,但不应该因为中招,而遭受谩骂。 他们的努力不应被忽视和抹平,他们比任何人都更希望西安平安。 03 每一个疫情下的普通日夜 都有无数人在负重前行 自从西安疫情爆发以来,无数人在为防疫默默付出。 12月21日,西安启动了新一轮全员核酸检测工作。 千万人口,要在一天内完成,无数个临时核酸检测点紧急搭建,“挑灯夜检”。 来源:微博@N_ann_ 很多医学生们提前进入了实习阶段,宝鸡、咸阳、兰州等地医护人员连夜集结,驰援西安。 抗疫人员,凌晨在零下的天气,沿路消杀。 不仅是一线的防疫人员,很多普通人也开始接力抗疫。 12月23日封闭管理后,“西安疫情考研互助文档”、“校内疫情互助文档”等在网络上流传。 来源:微博@新京报 含检测点信息、物资统计、求助信息、留言鼓励等界面。 帮助考生、被封闭在学校的学生渡过难关。 来源:微博@极目新闻 有人紧急写代码,上线小程序,解决市民凌晨排长队做核酸检测的问题。 在西安封城前,12月18日周六,因疫情升级,西安一些区域实行封闭管控。 周一上班“需持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报告”,医院和临时采样点无法应对剧烈膨胀的检测需求。 于是,许长鹏带团队制作了西安核酸检测点地图,方便大家就近选择人少的排队。 到23日,上线48小时,浏览量上升到3.6万,“西安市民制作核酸地图小程序”登上微博热搜。 不少人根据地图,很快就做完了核酸检测。 还有西安招办的工作人员,这两天打了数不清的电话。 帮申请本地借考、调卷子、安排考场,想尽办法帮考生争取考试机会。 学校考务中心的志愿者们,凌晨发一条条短信,随时收到特级文件,连夜抽调送考车辆,成立护考突击队…… 西安按下了暂停键,但“大白”们还在坚守。 来源:抖音@dushikuaibao2 为保障考生准时赴考,西安市出租车汽车行业组织了5000辆出租车和网约车。 免费为229个封控区考生提供一对一服务,接送考生往返居住地和考场。 有的考生今天早上排队、加调度费,差点以为打不到车,结果接单司机一听是考研的,直接说免费。 每一个看似普普通通的西安人: 都在为防疫抗疫聚沙成塔,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04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西安,是一座穿越了千年的十三朝古都。 西安人,有着西北汉子最赤诚的热血。 《长安十二时辰》里,张小敬被问到为什么要拼尽性命守护长安,他说: “大雁塔里有一个看塔的小沙弥,小沙弥的钱从不乱用,总是偷偷地买来河鱼去慈思寺边的小猫。” 升道坊里有一个专做毕罗饼的回鹘老头,他选的芝麻粒很大,所以饼刚出炉时味道极香。 东市的阿罗约是个驯骆驼的好手,他的毕生梦想是在安邑坊置个产业,娶妻生子,彻底扎根在长安。” “为了这些微不足道的人,可以过着习以为常的生活,我会尽己所能。 我想要保护的,是这样的长安。” 西安人想保护,也是这样的西安,也是这样一群没做错什么、只是想好好生活的普通人。 好在,自12月23日,陕西省新增本土病例实现了12月15日以来的首次下降。 疫情无情人有情,我们同心抗疫,共克时艰。 12月22日晚,封城前最后一晚,西安城墙景区举行了“西安加油”光影展。 用璀璨的灯光和真挚的词语,鼓舞战“疫”士气,表达古城人民抗“疫”必胜的决心。 西安人民表现出了,顽强的意志和打不倒的信心。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西安加油,长安常安!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咏梅:陪陈道明8年不要名分 身价2亿嫁王菲 |
2 | 西安封城激起民愤 党媒罕见掉转枪口 |
3 | 习近平坚持封城清零真实意图曝光 |
4 | 经济危机汹汹,克强高喊小平口号压近平 |
5 | 同一个世界同一天 中美两国防疫政策大突变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江青自杀前留给世人的最后20个字 震惊无数 |
2 | 上将刘亚洲:如此残忍 会遭天谴的 |
3 | 咏梅:陪陈道明8年不要名分 身价2亿嫁王菲 |
4 | 西安封城激起民愤 党媒罕见掉转枪口 |
5 | 美驻华大使发推特,暗示意味十足 |
6 | 习近平坚持封城清零真实意图曝光 |
7 | 加速!加速!不见棺材不落泪! |
8 | 孩子,希望你将来去上海 |
9 | 经济危机汹汹,克强高喊小平口号压近平 |
10 | 同一个世界同一天 中美两国防疫政策大突变 |
热门专题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
1 | 社会主义,披着美丽外衣的专制 | 施化 |
2 | 我的方便面情结 | 人参花 |
3 | 烤"粉蒸排骨", 豆沙 | 老冬儿 |
4 | 见利忘义与政治性感 | 特有理 |
5 | 离过婚嫁作洋人妇或独居的海漂 | 体育老师 |
6 | 窃选白灯假白宫,老川始终是总 | 木秀于林 |
7 | 美国根本不稀罕李(文和)们的 | 战斗在温哥 |
8 | 乔治亚州真的发现死人在2020大 | 随意生活 |
9 | <体老获老当益壮大奖> | queen |
10 | 讲政治毒化心灵,谈经济宽慰人 | 施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