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关于西安的防疫,以及各种不幸的社会事件,不少人都会从两个角度辩解。
一个是认为,这属于突发状况,或者是“天灾”,所以无论发生在哪里,都会手足无措,不要太苛刻。
天灾还是人祸,是我们对灾难性质最直观的判断,但这种判断唯一的用处,就是用于区分责任到底归属于谁,到底是归因于不可抗力,还是某人某部门的疏忽不作为。
并不是说这样的判断没有意义,只是面对灾难,我们更应该该考虑的是风险的管理——怎样尽可能的做好预防。
即便是“天灾”,也有很多可以事先安排的准备,如果面对灾害只在乎分类是天灾还是人祸,这对后续的预防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
就以地震为例,尽管目前人类对于地震还没有特别准确的预测方法,但不能说我们就坐等天灾降临,到时候如果死伤无数,就感叹一句“这种地震发生在哪里都会手足无措”。
相信我们或多或少都参与过防震演习,学习过面对地震怎么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特殊场所也会在规划建造时,加强抗震能力。这些都是事前的准备,都可以在灾难到来时,让我们多一些活命的机会,减少一些经济方面的损失。
疫情迄今为止已有两年,当地方发现感染病例时,无论是检测,还是隔离,还是对待主人隔离时独自在家的宠物,不少地方都有不错的政策和机制,为什么就不能总结经验呢?
或者更宽泛更极致一些,在疫情得以彻底控制之前,任何一个省市县村,是不是都应该组织学习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爆发,如何处置在医院的病人,如何安排食物供应,如何应对紧急求医的患者,如何加强健康码系统的承载能力……
我们国家一向以强动员强组织能力为傲,这样的组织学习,恐怕不会有太大难度。
如果说武汉疫情还能用“突如其来”,“措手不及”来形容,那武汉之后的每一次,如果依然“手足无措”,那我们从中学到了什么呢?难道只学到了“全面胜利”吗?
再来,关于“做得好的要表扬,不好的要批评,不能心理阴暗只看到坏处”这类说法,其实和“突如其来,不要苛责”的说法异曲同工,都是对权力的过度体谅,对具体的人和具体的不幸的忽视。
我实在不理解,为什么很多人对同胞,对老百姓的苛责,要远大于对权力者的苛责。老百姓叫个苦鸣个冤 ,就要被质疑是不是“给境外势力递刀”,是不是“编造故事蹭流量”,而权力者好像做什么,都能被轻易原谅,都能被轻易表扬。
好要夸赞,不好要批评,我不是不知道明白客观中肯的重要。但我还是想说,我实在还是没办法去赞美什么,不是我刻薄,也不是权力者从来没有做过什么好事,而是权力者作为掌握权力的人,作为拥有我们让渡出去的权利的人,他的职责就是更好的服务每一个公民,拥有权力的人履行好最基本的职责,就需要表扬吗?如果是这样,那对权力者也太过“体贴”了。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酒桌与习近平交锋 习冷血言论令人吃惊 |
2 | 不幸被我言中,三针后遗症爆发了 |
3 | 政治局常委子女情况出现新情况 |
4 | 二线城市抛售潮越演越烈 |
5 | 突发:印度轰炸巴基斯坦 巴国击落印度战机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炸了:他将接总书记 总理是他 |
2 | 酒桌与习近平交锋 习冷血言论令人吃惊 |
3 | 历史最大崩盘即将发生 |
4 | 团派东山再起 四中全会彻底摊牌 |
5 | 中共四中全会变天传言纷飞 |
6 | 刚刚,美国会众院通过重磅法案 |
7 | 伤害性较强侮辱性更大 习遭遇明目张胆挑战 |
8 | 细思极恐,巴菲特竟然这样“评说”中国 |
9 | “跳梁小丑”李玉刚跌落神坛 不再被世界宽 |
10 | 不幸被我言中,三针后遗症爆发了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