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怎么回事?彭博社突然要中国“坚持清零”

www.creaders.net | 2022-02-10 23:48:49  观察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报道截图。(观察者网)

  墙内媒体观察者网报道,一段时间以来,部分西方媒体多次攻击中国的新冠疫情“清零”政策。但最近,不但《纽约时报》来华报道冬奥会时亲身体验了“清零”,彭博社也谈起了中国“清零”对世界的好处。

  《彭博商业周刊》2月9日发表评论文章,讨论“世界为什么需要中国的『清零』政策”。它在承认“清零”政策防止大量死亡病例的同时,强调这还“确保了向世界继续输出智能手机、电动汽车、肥料等一切产品”。

  报道称,彭博社文章先是不忘“渲染抹黑”中国的新冠疫情“清零”政策,以及实施这一政策所需的庞大经济、财政和人力成本。它还质疑中国疫苗的有效性,然后将中国在保护大量人口感染上取得的成功,偷换概念成“巨大的免疫缺口”,称中国重新开放之后的病例激增情况,可能比其他国家更糟糕。

  但彭博社话锋一转,对比称如果中国放弃“清零”,或多或少地放任病毒在14亿人口中传播,感染和死亡病例数将出现激增,可能导致全球供应链中断,进而推高通胀。与这种人员和经济损失相比,“清零”给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带来的风险就“相形见绌”了。

  彭博社文章称,比如,虽然限制措施导致一些港口和工厂暂时关闭,但中国的工业迄今为止“惊人地”未受疫情损伤。如果没有这些源源不断的商品,美国的进口商品价格会上涨得更快,必需品和奢侈品的短缺会更加严重。当中国最终重新开放边境、取消国内疫情控制时,这种稳定的供应或将难以维系。

  文章猜想,当中国像澳洲一样放弃“清零”时,除非病毒的伤害性已经变异得比Omicron更低,中国人的反应可能会和澳洲人类似:为了避免生病,或因为生病,与病人密切接触过而留在家中。

  如果那样,供应链将受到疫情暴发以来最严重的打击。因为找不到工人,雪梨的超市不得不限购或暂时关门,并未产生连锁反应;但如果工人短缺现象迫使中国各地的工厂放缓生产,港口关闭,“那将是一场巨浪袭来”。即使这只是暂时的,大范围的商品短缺也会推高本已升高的通胀,并拖累全球经济复苏。

  这份商业周刊在中国新冠疫情“清零”政策上得出“商业结论”称,正如过去2年所证明的那样,临时、孤立的停产,并不意味着制造商停工和出口商的货物无法装船。因此,中国坚持“清零”的时间越长,对世界其他国家就越好。如果消费者和企业希望继续购买中国制造的商品,而不必忍受货品短缺和价格进一步上涨,他们就应该希望中国坚持“清零”政策。

  除此以外,彭博社文章提到了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有关“动态清零”的评论。

  吴尊友近日在《环球时报》专访中表示,如果新冠的变异毒株,多数都具有免疫逃逸能力的话,想要通过接种疫苗实现群体免疫从而终止新冠疫情的大流行,这个方法就不再适用了。疫情数据足以证明“动态清零”不仅对疫情防控、减少死亡病例行之有效,同时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是非常有效的。如果我们没有找到一个新的方法能够确保病毒输入后不造成大范围传播,没有一个更好的办法能够控制住疫情的话,动态清零的策略暂时也不会调整。

  1月26日,对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高级官员认为,中国“清零”的疫情防控政策对供应链和世界经济增长会带来风险,应重新考虑,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回应强调,中国一贯采取科学、全面、有力的防控举措,无论是在保护人民生命健康、恢复本国经济社会发展,还是在推动国际抗疫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复苏方面都取得了显着成效。世人有目共睹。

  赵立坚指出,2020年,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更是取得了8.1%的经济高增速,中国GDP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达17.7兆美元,继续引领全球复苏的发展进程。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增长重要引擎的地位没有变,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没有变,中方愿同各方加强沟通与合作,为全球经济持续复苏注入动力。

   0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