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上海疫情还在持续发酵之中,与差不多同期爆发的吉林疫情一道,其蔓延之快、波及之广,无疑都是新冠疫情在中国爆发以来的又一个高峰,对政府显然构成极严峻考验。
“既要……又要”非常难,但这是中国疫情防控已经选择且只能继续前行的路。
作为中国对外开放程度最高、最有经济活力、基础设施最完善、医疗资源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上海的疫情最终将以怎样的面貌结束,不仅关系到一时一地的防疫效果,还将影响中央对防疫路线的顶层规划,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
某种意义上,中央“相信”上海一定能抗疫成功,而上海也必须做到这一点。
可以看到的是,自疫情爆发至今,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仍未到上海“调研指导”,基于过去的经验和上海疫情的严重程度,这显然是不寻常的。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孙春兰赴疫区调研已是惯例。以上海疫情之前的三次集中爆发为例,不论是稍远时间的西安和南京,还是尚在继续发展的吉林疫情,孙春兰都在疫情高峰期赶赴当地调研,无一例外。
而此次上海疫情,却仍未看到孙春兰出现在上海的官方消息。在中国国务院的官方网站上,关于孙春兰的最新报道依然停留在3月25日,内容是她在吉林市出席社会面清零行动动员部署会议,称要“坚持防控总策略总方针不动摇,确保实现社会面清零”。
但上海疫情已高位运行多日,3月31日的新增病例总计高达4,500多例(包括确诊病例与无症状感染者),前两天的这一数据更是多达5,000多例,已经大幅超出吉林省的单日新增,其严峻程度有增无减。
此外,上海还在疫情期间经历了精准防控到全域静态管理这样的大转折,医疗资源挤兑等“负面消息”不断在互联网上掀起舆论声浪。
这令孙春兰的“缺席”有了更多予以关注的价值——这一切看上去并不像是行程忙碌造成的无奈遗憾,更像是“有意为之”,就是如此安排。
无需回避的一点是,中共高层赴地方调研自含政治意义,包括调研疫情在内,在有助于协调各方资源、打通各种关节之外,它更意味着中央对地方的扶助、支持,同时当然也可能含有对地方不力局面的指导和督促。
一种可以参考的研判是,尽管采取了“封城”措施,但上海仍然是中国防控疫情最重要的探索前沿。在这一过程中,上海必须展现出与其政治地位同等水平的应对能力,“独立”处理好疫情相关的所有事务,全面显示其领先中国其他地区的抗压、释压能力。
这不仅将是上海为中国抗疫路线探索出新方向的一个机会,对于当地那些广受外界期待的官员们而言,既是艰难的考验,同样也是难得的机遇。
当然,这只是一种以已有经验为依据的判断,在下一篇官方报道中,孙春兰有可能便会出现在上海。但疫情以来的种种迹象显示,这种判断的可信度正在不断增高。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形势急转!美中突传大消息 |
2 | 中南海生变 习卸磨杀驴 |
3 | 董小姐整容前照片被曝:长相一般,脸盘子大 |
4 | 党内“和谈”派推翻习定调 王小洪赴美求和 |
5 | 传四中全会人事大换血? 政协释放重要信号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政治局决议曝光 全盘否定习 |
2 | 央视画面泄密 习上海行出意外 |
3 | 形势急转!美中突传大消息 |
4 | 传张又侠兵封中南海 政治局决议推翻习 |
5 | 牛皮吹大了 党媒连夜变调 |
6 | 中南海生变 习卸磨杀驴 |
7 | 幕后老人再出手 石泰峰飞升三级 |
8 | 董小姐整容前照片被曝:长相一般,脸盘子大 |
9 | 大跌!新情况出现 |
10 | 党内“和谈”派推翻习定调 王小洪赴美求和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