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有媒体指出,中国“清零”政策让上海许多市民无法获得医疗服务,基本的生活需求得不到保障,因防疫强制措施而死亡的案例也层出不穷,我们要一一记录并念出这些逝者的名字或者身份。
新加坡"端传媒"发表文章《"动态清零"与基层的迷茫:一位中国防疫志愿者的近距离观察》,作者阮玲婧写道,直到亲身接触过中国基层防疫专班的工作流程以后,终于明白所谓大数据监测系统从来没有处理好信息的条块分割问题,上级大数据监控系统只管下放任务,而不理会信息的如何收集和横向共享。信息收集的各个环节相互之间并不联通,导致工作流程效率低下。 "数字化防疫"提升了上级部门对下级的监控和监督能力,却加剧了基层的内卷和形式主义。
上海疫情因次生灾害中的逝者
总部位于美国加州的《中国数字时代》发表文章《【404档案馆】第92期:"没有死于新冠,却因新冠而死"--念出上海疫情逝者的名字》,作者王守义写道,上海本轮新冠疫情,从3月份爆发以来持续处于社区传播的高位,每天有超过2万名新增感染者。然而,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截至4月15日,至今只有一例重症,没有一例死亡。与此同时,许多市民无法获得医疗服务,基本的生活需求得不到保障,因防疫强制措施而死亡的案例也层出不穷。文章讲述在上海疫情中因次生灾害而不幸去世的普通市民的故事。
作者写道,日本导演北野武曾经说过一段话,大意是:灾难并不是死了两万人或八万人这样一件事,而是死了一个人这件事,发生了两万次。"尽管许多疫情逝者连名字也没被记录下来,尽管他们的信息还需要查证和确认,我们还是要纪念他们,以表达对每一个个体的尊重、对每一次死亡的痛惜和对造成这些灾祸的政策的声讨"。文章一一记录并通过播客念出了一百多位上海疫情逝者的名字或者身份。
台湾抗疫学习上海还是韩国?
台湾《新新闻》发表文章《学上海还是韩国?防疫"新台湾模式"影响九合一大选》,作者顾尔德认为,要让上海这个大城市一夕封城,不是正常的国家做得到,也只有极权政体才有"胆识"下此决定。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对自己的铁腕铁拳信心满满,但这次上海封城引发的民怨之高,应该也出乎他预期。文章引述阅读量超2000万的微信公号文章《上海人民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指出,一个想完全掌控社会的国家机器却在各个环结都失灵,从物资供应、民众就医都无法满足本需求。
顾尔德说,相对于上海的极端管控,目前还是新冠疫情重灾区的韩国决定大幅放宽管制。他说,很清楚,面对奥密克戎(Omicron),台湾不可能用上海模式,因为台湾不是威权政体,蔡英文也不是习近平。效法韩国呢?不要说像韩国一样单日确诊60万,即使像韩国宣布防疫将大幅松绑那天的单日12万确诊量,台湾社会一定会陷入恐慌,执政者要准备遭轮替下台了。陈时中虽然先为疫情可能上升打了预防针,防疫"新台湾模式"成败还是充满著许多变数,尤其年底九合一大选逼近,疫情的变化也为政局投下重量级的变数。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政治局决议曝光 全盘否定习 |
2 | 央视画面泄密 习上海行出意外 |
3 | 传张又侠兵封中南海 政治局决议推翻习 |
4 | 牛皮吹大了 党媒连夜变调 |
5 | 幕后老人再出手 石泰峰飞升三级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川普提前“引爆”世纪核弹, 美 | 玉质 |
2 | 近看中美贸易战:习近平的持久 | 漂美飘 |
3 | 有趣的经济学人杂志封面:1361 | 随意生活 |
4 | 溪猪下台看来已成定局了 | 山蛟龙 |
5 | 为特朗普说句话 | 怡光 |
6 | 万斯印度讲话速评:“川普主义 | 万维网友来 |
7 | 老钱:再评曹长青 | 老钱 |
8 | 在美方再三的恳求下,中国要跪 | 思芦 |
9 | 张国涛警卫回忆红四方面军的小 | 华人不是中 |
10 | 懂王赢麻了:他打来电话了,欧 | 随意生活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