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这几天,上海新冠感染死亡病例不断增加。
无论多大年龄,身患何种疾病,每个生命的消逝都值得缅怀和尊重。
4月25日,新增死亡达到52例,平均年龄83.1岁,最小33岁,最大100岁。
52例死亡病例中,受关注程度最高的是那位33岁去世的男性患者。
他曾接种过两剂次新冠疫苗,因突发心跳呼吸骤停经抢救无效死亡,诊断为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与新冠病毒感染之间关联度到底有多少,需要由专业人士作出判断。
待这轮疫情结束后,有关机构可以从上海全社会同期人口死亡数量比例、人均寿命增减变化等方面,进行一次客观分析,科学评估病毒的危害程度。
(一)
三年了,不变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核酸,改变的确是无数人的生活。
无论选择积极抗疫还是所谓消极躺平,疫情都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直接或间接给我们带来惨痛损失。
卢俊团队算了一算帐,前后一个月,上海为防疫花了多少钱?
答案是277亿,每过去一天就损失9个亿。
但最大损失,还应属宝贵的生命。
4月24日晚9点,家住闵行区锦峰苑小区的孟庆功突发心肌梗塞,抢救无效去世。
孟庆功是国产大飞机CR929的副总设计师,3月下旬小区封控管理后,他拿起小喇叭去当志愿者,挨家挨户通知核酸检测,宣传防疫政策,最终因劳累过度而突发心梗。
有网友心痛地说,这是拿紫檀木当柴火烧,太可惜了。
43岁正年富力强,是设计师的黄金年龄,本可以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取得更大成就,本可以为国家航空航天事业做出更卓越贡献,没想到却累倒在疫情中。
有读者留言说,别总盯着负面问题写,应该多赞扬那些一线志愿者和医务工作者。
他们确实最苦最累,不眠不休地扛起了所有,但一味赞颂显得过于残忍。
大白们不需要什么英雄的称号,也不想听什么“谢谢你”的赞歌,他们需要的是科学指挥和足够休息。
与病毒赛跑固然重要,前提是不能把人累死。
2020年初,武汉疫情最紧张的时候,湖北曾发布强制休息令,要求方舱医院和定点医院一线医务人员连续工作不得长于一个月。
两年多过去了,防疫的发条越拧越紧,强制休息令却不见踪影,这对一线工作人员来说太不公平。
生命之花总有凋零陨落,纵是无可挽回,然而不能缺少温良的人文关怀和人性之光。
疾风骤雨的抗疫路上,种种苦楚和煎熬不正是有违人性的因果么。
抗疫是一个靠科学战胜病毒的过程,而非以命换命的蛮搏。
生命至上、不失人性,对所有人具有普适意义。
(二)
为了生命,并不意味苟且地活着。
昨天的上海,被狂风暴雨猛烈地拍打着。
大风把方舱吹走,一位正在洗澡的男子赤条条趴在地上,任凭老天爷肆虐冲刷。
似乎在倔强抗争,又像匍匐投降。
有人说他像个任人宰割的蛏子,贴近点说更像那群苟延残喘的股民。
4月25日,A股三大指数大幅低开后持续下探,大盘跌破3000点大关,茅台、宁德携手跌去万亿市值。
从去年12月13日到4月25日收盘,沪深两市上市公司A股市值合计缩水22.57万亿元。
今天又跌破2900点,刷新2020年6月以来新低。
为数不多的涨停是国药股份,原因是奥密克戎灭活疫苗获临床批件。
今天,任泽平在网上说:
实事求是,我母校人民大学的校训。年轻少不经事的时候,觉得这个校训太普通了,太平凡了,太没有诗意了,跟国外常春藤名校比简直太丢人了。20年过去了,有了一定社会阅历,从文学青年变成了哲学青年,深感“实事求是”的校训太伟大了,无以复加,无可替代,有情有义,感人至深。
曾经被禁言,已经佛系的任泽平也违背了人大的校训。
嘴上说“实事求是”,到头还是云山雾罩明哲保身,不敢言行一致地说出来。
现在最真实的,就只剩下股市了。
央行回应金融市场波动的原因时说,主要受投资者预期和情绪的影响。
情绪都能影响股市,可见股市何其脆弱。
大家别以为股市下跌只是股民的损失,它反映了整个经济的基本面,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到每个人的生计。
这就是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是一种全覆盖体系性打击。
一个人可以不感染病毒,一个城市可能没有阳性病例,但在经济上则会无差别受到疫情冲击,无非或早或晚、或轻或重而已。
上海的损失,还在路上。
(三)
现在,郎咸平也从丧母之痛中走了出来,今天在网上连发两则动态:
一个月发生了这么多事,感觉倒退了十多年,恰似2638,不可想像,不可理解。
经济发展,不是靠意志和决心而是要用真实数据说话。东南亚等国外贸快速复苏,越南三月份货物贸易出口340.6亿美元,增长45.5%,超过深圳,接近广东全省。
对股市的震惊,对外贸的忧虑,让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也焦虑起来。
焦虑无法制造,也不需要贩卖,就现实地摆在那里。
第一季度,国家统计局组织百名经济学家信心调查,显示经济学家信心指数有所回升,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形势仍然偏弱,但预期未来半年经济有望改善。
翻遍这一百个人名单,并没有找到任泽平、郎咸平的名字。
郎咸平所顾虑的东南亚外贸复苏,直接原因之一是它们对入境限制放宽,消费预期变好,导致z中国之前订单向外流。
这些外贸订单流失发生在上海疫情之前,是前两年疫情影响的延后效应。
那么这次上海封控会带来哪些新的影响呢?
2020年武汉GDP同比下降4.7%,但是财政收入减少了25.9%。
2021年上海全年税收1.87万亿,上缴国税1万亿。
如果长期停摆,不仅税收增长会受到影响,还会反向增加核酸、方舱、医疗、保供、维稳等多项开支。
一正一反的损失,绝不能视而不见。
今年开始,就一直传说深圳教师会降薪,现在也得到了证实,当地教师薪资待遇将大幅缩水,年薪减少8万到10万元左右。
最近,上面刚刚出台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意图助力经济恢复。
实际上,消费根本不需要刺激,主要取决于就业和收入。
如何稳住就业、稳住收入,也不能等到疫情结束之后再说。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为了疫情防控,我们可以容忍阵痛与牺牲,但是不能偏离甚至冲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因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人民为中心”是内在一致的。
疫情确实让我们失去了很多美好的东西,但是如果能够换来清醒笃定的正确认知,那也值了。(作者:梳子姐)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温西现代雅居 | 在阳光与山景中,邂逅家的 |
2 | 最新爆料:习近平遇上大坎儿!大悲剧就要开 |
3 | 刘建超王毅涉性丑闻?外交系统挥不去的“淫 |
4 | 大瓜!外交系统乱成“淫窝” |
5 | 美方今日突下重手!北京错愕愤怒质问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赵晓:仇敌已经疯狂,但我们要 | 万维网友来 |
2 | 晓观对话|为什么“左”容易演 | 万维网友来 |
3 | 大国无好运 | 施化 |
4 | 内心独白: 我为什么厌恶知青 | 山货郎 |
5 | 南海中国梦终于盼来了美国战争 | 文庙 |
6 | 上海医院见闻二三 | 南方酒徒 |
7 | 被山同志讨厌的混账一代人 | Shanechen |
8 | 咏叹北京月饼吃坏了尼泊尔肚子 | 阿妞不牛 |
9 | 多少钱才能退休 ?- 山货郎定 | 山货郎 |
10 | 中国前途:天下大乱 | hare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