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中国顶级专家呼吁停止清零 科学已被扔进垃圾桶

www.creaders.net | 2022-04-27 21:39:35  大纪元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反复的核酸检测,恐造成严重的交叉感染。图为2022年4月17日,上海浦东区封锁期间在一个大院内对居民进行拭子测试。(LIU JIN/AFP)

上海著名传染病专家缪晓辉,4月23日发帖文,再次呼吁中共当局尽快停止“完全不符合传染病流行的基本规律”的清零政策,以减少因过度防疫而引发的次生灾害。

缪晓辉曾任中国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副院长兼感染科主任,2003年中国爆发SARS时,他参与了疫情防范和诊治工作。

缪晓辉在帖文中,明确指出清零政策无效,且缺乏真正的科学依据。他说,上海各个街区已经至少封控了23天至27天,超过Omicron病毒3个最长的潜伏期,“完全不符合传染病流行的基本规律和干预结果”。

清零引发了大量次生灾害,导致了本不该有的死亡。“别继续了好不好?”他呼吁道。

早在4月8日,缪晓辉就发长文,指在严格封控下,清零政策会引发医疗资源的挤兑,并呼吁关注和尽快解决疫情期间的额外死亡问题。

他根据一个针对2020年初中国武汉疫情爆发封城期间,糖尿病等一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额外死亡问题的研究,估计这次上海封城一个月可能导致的糖尿病人额外死亡人数,可能近千人。

他认为,因为医疗资源的挤兑,除糖尿病以外,上海封控期间的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各种急性和慢性传染病,以及各种急性病,再加上封城期间心理问题导致的自杀率增加66%,会令额外死亡人数不容忽视。

缪晓辉举例说,目前上海封控期间实行的这种20多家大型医院同时停诊超过3天、病房清空、手术室暂停工作等等做法,都会人为地增加额外死亡人数。

他认为,要慎重考虑当局封控和运动式清零的必要性和代价,特别是要考虑封城期间医疗资源缺乏可能导致大量非新冠肺炎病人的额外死亡。

为减少医疗资源挤兑,他建议,无症状感染者居家隔离,审视全民核酸检测是否绝对必要,不允许医院全面停诊。

最后,他还提出中共清零政策的三大支柱之一——核酸检测会增加交叉感染的问题,“不要问我病毒从哪里来,它的故乡在两根棉签里。”他说。

上海华山医院静安分院前党委书记丁宪4月24日也发文指出当局清零政策的弊端,“反复核酸检测;不堪重负的人员挤兑;严重的交叉感染”。“其中最为严重的是交叉感染,科学已经被扔进了垃圾桶。”

原上海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尹有宽在4月22日发文称,统计资料已经出来了,每做一次全员核酸(检测),检测出阳性病例会增加3%~4%。

他以上海一个社区为例,本来没有阳性病例,但几天的核酸检测下来,就增加到83个。“就是那些工作人员带进去的。”他说。

“硬隔离”扩大隔离区

目前,上海已经在封控和管控区内实行所谓的“硬隔离”,把整栋居民楼或整个小区,都变成隔离点、隔离区,试图以扩大隔离区的措施来达到“社会面清零”。

上海浦东区洋泾街道一个社区的居民徐女士4月25日证实,她所在社区已经通知,从4月23日开始全部转为“硬隔离”,就是把整栋楼门从外面锁起来,居民只能在自家的公寓内活动。

她告诉记者,她所在的25层楼有200多户居民,从3月21日就开始封控,因为有一对90多岁的老夫妻核酸检测呈阳性。

谈到封控期间的次生灾害,徐女士说她现在最怕的就是生病。她现在与上学前班的孙女住在一起,儿子、儿媳则住在另外的居民楼里,而那里也在封控。

一长串因疫情而死的名单

上海自封城以来,许多医院停诊,令许多市民因无法获得基本的医疗服务,其中不少人因没能得到及时诊疗而失去了生命。有民众自发统计了上海“没有死于新冠,却因新冠而死”的疫情逝者名单,目前已经累计达176例,例如:

83岁退休教授窦尚信,4月15日在检测新冠阳性之后,被救护车转移至隔离酒店后离世;

51岁的高玉荣,4月16日在隔离酒店电梯突然昏倒,救护车一个多小时后才送到复旦大学中山医院,那时她已经没有了呼吸;

上海东方公正处资深公证员俞洪三,3月19日因哮喘发作,没能及时叫到救护车而离世。

   0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