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新华社主办的《半月谈》在3月29日发表题为《没有疫情也连续搞大规模核酸检测?抗疫资源不能如此浪费》的评论文章。
文章认为,面对疫情,有关决策应科学审慎,不能只剩下“全域大规模核酸检测”这一招。启动大规模核酸检测,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坚持对社会最小影响原则,决不能搞“拍脑袋”决策。
《半月谈》杂志号称“中华第一刊”,创刊于1980年5月,是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宣部)委托新华社主办的。
没有疫情也连续搞大规模核酸检测?抗疫资源不能如此浪费
半月谈评论员
全域没有疫情也做大规模核酸、多轮核酸都是阴性还要求全域天天做……一些群众反映,部分地方做核酸检测的频率有些令人不适,“嗓子眼都捅出了茧子”,其必要性让人怀疑,期待优化核酸检测方案,提高核酸筛查精度,尽量减少对老百姓工作和生活的影响。
开展核酸检测是快速发现病毒感染者,有效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情扩散的最重要手段,是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首要举措。近期,全国本土聚集性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多个地方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和检测能力,动态调整核酸检测策略和人群范围,收到了很好的防控效果。但有一些地方没有疫情也启动全域大规模核酸检测,也有地方没能根据疫情变化及时调整筛查区域,还有地方的核酸检测持续搞“人人见、天天见”。
面对疫情,有关决策应科学审慎,不能只剩下“全域大规模核酸检测”这一招。尤其是没有疫情的地方,随意高频率进行大规模核酸检测,中断部分社会运行,安排大量机关干部和事业单位人员协助维持秩序,无疑会浪费大量宝贵的财政资金和医疗资源,影响社会正常运行,还容易引起群众的猜测,增加不必要的恐慌情绪,其负面影响不可小觑。
当前,努力以最小代价实现最佳防控效果,科学精准开展防疫工作,既是中央的要求,也是百姓的期盼。启动大规模核酸检测,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坚持对社会最小影响原则,绝不能搞“拍脑袋”决策。只有科学研判疫情传播风险,精准确定核酸检测策略,不断提升核酸检测质量和效率,才能更好打赢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战。(完)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留学生刷爆信用卡后逃回国 如今回旋镖来了 |
2 | 逼习退位 这三人接掌“党政军” |
3 | 冷清得令人震惊 挡不住的大萧条来了 |
4 | 董军突然消失 美情报证实重磅“谣言” |
5 | 美情报部门证实:何卫东被罢免 曝习新一轮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挡不住的大萧条来了 |
2 | 一片萧条 房子连租都租不出去了 |
3 | 留学生刷爆信用卡后逃回国 如今回旋镖来了 |
4 | 逼习退位 这三人接掌“党政军” |
5 | 亮瞎眼,原来大家真的误会川普了 |
6 | 重大变革!川普刚刚签令 |
7 | 太子党密会 陈一新发文另有内幕 |
8 | 中共军方传出新消息 |
9 | 重病? 故意示弱? 习满头白发 网:重大政治 |
10 | 冷清得令人震惊 挡不住的大萧条来了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