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评估超强传播性的新冠奥密克戎病毒在不同人群中的重症率,有助于对疾病负担作出判断,这对于未来防疫策略至关重要。
6月18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CHINA CDC WEEKLY)发表了一项由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和马昕教授领衔的大样本数据研究首次揭示,非高危组奥密克戎患者重症率为零。
需要强调的是,这项研究纳入的所有感染者均为无基础疾病、或虽有基础疾病但处于稳定期的新冠患者。研究者在入院初始将患者分为有重型/危重型高危因素组(9260名)以及非高危因素组(24556名)。高危组定义为:年龄大于60岁;有心脑血管疾病(含高血压)、肺部慢性疾病、糖尿病、慢性肝病、肾脏疾病、肿瘤等基础疾病者;免疫功能缺陷。
研究还发现,相比于未进展为重症感染的患者,进展到重症的感染者平均年龄偏大(75.8岁vs 60岁)、未接种疫苗比例(54.5% vs 24.2%)更高。
“该研究的重症率仅能代表相对健康或一般情况较好的奥密克戎感染者,这部分人群的总体重症率较低。”研究作者写道,“但是若具有高危因素,部分非重症患者仍可进展为重症,重症化主要集中在高龄、未接种疫苗以及罹患基础疾病种类较多的患者中。”
这意味着即使是在非重症感染者中,仍存在易被奥密克戎攻击的脆弱人群。“这样项研究最重要的是告诉我们应该识别轻症患者,找出脆弱人群,对脆弱人群实施精准性防控,以降低脆弱人群的病死率,将奥密克戎的伤害降到更低。”本文的研究团队表示。
自2022年2月末上海奥密克戎疫情暴发以来,截至6月17日,上海已有本土确诊病例5810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591499例(未核减)。由于非重症奥密克戎感染者人群占了总感染人群的95%以上,通过给予这部分人群一定程度的基础医疗支持,降低该人群中的总体医疗资源支出,有望避免流行高峰时期的医疗资源挤兑。
此外,该项研究还首次全面描述了无不稳定基础疾病的非重症奥密克戎感染者的临床特征。研究数据显示,在轻症患者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咳嗽咳痰、乏力以及发热,症状持续的中位时间为7天;平均核酸转阴为6天,其中高龄、合并症、存在初始症状会延长核酸转阴时间,而接种过两剂及以上的疫苗会缩短核酸转阴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与德尔塔变异株相比,奥密克戎相对无法定植或损害肺部,因此可能导致危险肺炎和呼吸窘迫的病例更少。但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一些最初不严重的奥密克戎患者仍可能患上肺炎,也包括年轻人。
研究数据显示,11.1%的新冠肺炎患者年龄小于40岁,最小的为22岁,72.7%没有基础疾病,只有1人未接种疫苗。“虽然年轻、接种疫苗、没有潜在疾病可以作为发展为严重疾病的保护因素,但这些因素并不能提供100%的肺炎保护。”研究作者写道。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一怒之下,北京将国产C919打回原形 |
2 | 习明泽爆习将退居二线?王小洪日益对习不利 |
3 | 习傻眼!人刚走,越南翻脸速度惊人 |
4 | 哀鸿遍野,著名人士呼吁北京救救外贸.... |
5 | 中国外贸企业订单爆满 曝主因是…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