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中国清零还要两年?民众:不陪你们玩了,都润吧

www.creaders.net | 2022-10-12 09:30:28  德国之声中文网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在中共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中国官媒连续三天发表评论文章拥护“清零”政策。最新的表态是“‘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哪怕是在受到严格审查的新浪微博,也能够看到民众的怨气十分高涨。

10月12日,《人民日报》发表署名“仲音”的评论文章表态称:在新冠防疫措施方面,“‘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坚持动态清零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疫情失控造成巨大损失。”

之前两天,同样名为仲音的作者已经在《人民日报》评论版发表了“‘动态清零’可持续而且必须坚持”的文章,指出:“坚持动态清零,较好地平衡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能够让我们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新冠疫情从中国武汉市第一次大规模爆发至今已经过去了将近三年时间。如今全球各国基本都彻底放弃了严苛的防疫封锁措施,许多国家更是宣布新冠疫情已经正式结束。针对中国恪守的新冠清零政策,外界存在许多批评的声音。从中国社交媒体上也可以看出民众对新冠清零政策的支持率和也越来越低。但《人民日报》在两天前发表的评论中依然认为:“如果算总账,我们的防疫措施是最经济的、效果最好的。实践充分证明,我国疫情防控有良好的成本效益比,动态清零是综合社会成本最低的抗疫策略,是现阶段我国及时控制疫情的最佳选择。”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今年4月发布的报告,继2021年中国经济出现复苏后,2022年和2023年中国的经济增长将会放缓。原因是中国国内需求低迷的情况仍未改善。与此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20日对中国今年的增长预期进一步下调至4.4%。这个数字远低于年初北京设下的5.5%目标。下调主因是中国抗疫采取强硬的清零政策、广泛封控影响经济活动,加上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加剧了对中国经济的压力。

谈及世界其它国家早已放弃新冠清零政策,《人民日报》12日的评论写道:“事实上,一些国家选择‘躺平’,采取‘与病毒共存’政策,不是因为不想防控疫情,而是无法防控也没有能力防控。这些国家经过多种尝试后,找不到一种理想的控制新冠疫情策略,干脆选择‘躺平’,这恰恰是由于前期未能及时有效控制疫情,已经失去了动态清零的机会。”

二十大前的又一波封城

十一国庆黄金周过后,新冠疫情在中国呈现出重新抬头的趋势。新的Omicron亚型的出现,包括传染性极高的BF.7型变异株。而再过几天,对于中国统治阶级至关重要的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即将召开,各界预期习近平将打破常规,进入他的第三届最高领导人任期。

曾经于今年春天遭遇过严苛防疫政策重创的上海如今在中共二十大召开前又收紧了防疫管制措施。要求居民更频繁地接受病毒检测。中国西南部的一个城市甚至给举报他人试图隐瞒其旅行历史的居民提供现金奖励。金融服务机构野村集团估计,截至10月10日,36个中国城市正在实施不同程度的封锁或控制措施,约1.97亿人受到影响。

在中共二十大召开之际,原本有分析人士表示中国高层可能会在二十大召开后重新打开国门,放松目前严格的新冠防疫措施。9月底,彭博社曾发文称,摩根士丹利金融公司加入了其它各大投资银行的行列,预测中国将于2023年春季放松管控措施,并重新开放边境。摩根士丹利为此给出的理由是:重新开放国家的压力越来越大,因为“清零政策”的战略已经导致民众收入增长明显减弱,青年失业率急剧上升。而这些结果与习近平提出的“共同富裕”政策目标相悖。

新冠清零 还要两年?

然而,上海浦东招聘社区防疫专岗人员最新发布的一个消息,打破了外界对中国很快即将重新开放的希望。该社10月10日发文称:上海浦东招聘社区防疫专岗人员575名,是根据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防控工作需要设置的阶段性、临时性工作岗位。社区防控专岗人员与招聘街镇社工事务所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2年。

在受到中国严格舆论审查的新浪微博,仍能够看到民众对上述消息严重不满的情绪。许多用户都支持“有点良心的都不会去干这种工作”,“正经人谁干这个”的说法。用户“晓得哉迟哉好吃哉槁哉”表示:“两年起步,最高无期”。用户名为“讠阝”的网民则直接评论称:“还有两年??抱歉,不陪你们玩了,都润吧”。“不冒泡的泡泡龙”则指出:“和地铁安检员、马路特保、摄像头、各种暂行条例……这些东西你看哪个消失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周二将中国2022年和2023年的经济增长预测分别下调至3.2%和4.4%,称中国频繁的新冠清零措施已经对中国经济造成了影响。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全球卫生问题高级研究员黄延中则在美国《外交》杂志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尽管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清零政策的危害远远大于益处,但中国政府仍有重要的动机坚持使用它。文章中,作者认为中国坚持清零政策的主要原因之一出自“地方官员讨好上级的压力”。过去数月在中国多个城市看到的官方采取过度严厉的措施行为,目的是“避免任何可能使政府尴尬的事件发生”。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大势已去 普京准备玩命
2 当街开枪!习当局要大开杀戒
3 中国高铁 正在沦为巨大的陷阱
4 “大战”开打!中国突然闪击波兰
5 “胡”姓爸给儿取名 老师再也不点他名了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