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斗争”一词频繁出现在中共20大报告引关注,学者赵春山分析,相比于毛时代,习时代“斗争”理念更加泛化与现实化,包括思潮演变、外力干涉等国家治理隐患都纳入“斗争”的范畴。
中共第20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在北京召开,中共总书记 习近平日前进行20大报告时,针对国内外政经形势多次提到“斗争”一词,外界视此为他个人的执政理念重点。
赵春山说,毛泽东时代以阶级为纲,围绕阶级或权力的系列斗争运动,制造了大量负面历史现场;邓小平以后的时代,“斗争”一词以更柔性的范式转移呈现,指导议题也开始多元。
到了习近平时代,“斗争”理念变得更加泛化与现实化,思潮演变、外力干涉、独立分裂、公共危机等国家治理隐患都被纳入“斗争”的主理范畴。
赵春山分析,“斗争”一词在中西政治语境有着不同诠释。西方普遍忌惮该词,视为共产主义洪水猛兽以及对国际秩序的破坏企图;台港对“斗争”观念则普遍冷感恐惧,两地民众的意识形态体系鲜有类似概念。
赵春山进一步解析,对于习近平来说,“斗争”其实更接近追求使命感、奋发有为、转守为攻的去消极化语义;另一位受访的中研院政治所研究员蔡文轩也认为,习近平的“斗争”观非“很坏”概念,更多时候旨在处理广泛的不协同议题。
赵春山认为,习近平因为个人背景缘故,更倾向使用传统词汇“旧语新说”,这可能让他的一些理念传播在语义学上遇挫。
此外,习近平的“斗争”观在现实中也面临两重考验:一是“斗争”需兼顾“安全”,包括台海、朝鲜半岛核问题、南海、俄乌等传统安全议题,以及COVID-19疫情、气候变迁等非传统安全议题,北京决意“斗争”的过程要照顾到相应安全因素,这也是习近平宣读20大报告时提了50次“安全”的原因所在。
其次,“斗争”要配合“能力”,尤其是经济能力。中国经济目前呈现失业率高、房市低迷等逆风特征,这些都关系到“斗争”成效,经济安全与否直接影响了“斗争”能力。
|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张又侠“表情”成焦点 央视镜头暗语引热议 |
| 2 | 蔡霞惊曝:何卫东苗华落马真实内幕 |
| 3 | 中美航班即将剧变!但还有一个更大的隐患 |
| 4 | 曹德旺辞职不足10天 这事就发生了 马云没 |
| 5 | 党指挥不动枪,枪也指挥不动党!蔡霞震撼爆 |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 1 | 两关键人物现身四中会场 习被公开羞辱 |
| 2 | 批准使用中国大飞机 |
| 3 | 习和太子党的生死权斗,胜负已分! |
| 4 | 内幕流出! 张又侠错失良机 |
| 5 | 习罕见消失 杨振宁葬礼异常 温家宝送花 |
| 6 | 张又侠“表情”成焦点 央视镜头暗语引热议 |
| 7 | 睡完首富睡总统 靠男人捞到268亿 她凭啥 |
| 8 | 蔡霞惊曝:何卫东苗华落马真实内幕 |
| 9 | 裁员30000人,又一巨头扛不住了 |
| 10 | 杨振宁与长子的一通电话,暴露了翁帆真实地 |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