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习近平的进退与病入膏肓的中国经济

www.creaders.net | 2023-01-10 20:36:00  梁京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梁京评论分析文章:全世界的有识之士现在都看清楚了这个基本事实:经历了这场全球大疫的中国经济大势已去,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已经越过了由盛而衰的历史拐点。但是,仍有一些重要的机构,对2023年中国经济反弹做出了相当乐观的预测,而他们不可能不知道,连中国体制内的顶级专家都对中国经济做了病入膏肓的诊断。

  那麽,2023年的中国经济会不会如这些乐观分析所预测的那样做出强劲反弹呢?我认为,连发布这些预测的分析师们自己也不相信。那如何解释他们的选择呢?我的看法是,他们的乐观预测并非仅仅是自私的策略,也有相当的“大局”考量。考量之一,悲观的预测已经太多,对稳定全球经济不利,考量之二,中国的变数太大,在全球经济中的分量依然太大。而最大的变数,就是习近平的进退。也就是说,如果习近平真的下决心不再亲自抓经济,中国经济出现较大反弹并非完全不可能,而如果习近平彻底失去权力,中共就可能以某种方式恢复任期有限的安排,这将极大地减少中国未来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虽然中国经济的大趋势是增长放缓,但增长放缓并不必然导致经济灾难,而中国政治和决策之高度不确定性才是经济灾难的主要根源。无须讳言,习近平的进退是当下中国和世界经济最大的不确定性源头之一。

  就2023年中国经济的前景而言,可以说基本的现实就是经济下行的风险深不见底。倘若各种不利的因素和可能性叠加在一起,完全可能引发“完美风暴”。最大的风险因素其实不是来自经济本身,而是来自习近平的人事安排并未搞定,而距离两会还有近两个月的时间。这两个月内,中共高层会不会出现大变故,这是所有分析中国经济的人现在都不可能迴避的问题。与此直接相关的就是权力的交接是否顺利。一个可以想见的挑战就是,即将离任的高官不敢提出重大政策建议,尽管他们对实际的风险知道的比即将上任的新人要更全面和深入。在这种情况下,习近平想不插手也难,但只要他一插手,就会极大地增加决策风险,因为他其实没有能力把握中国经济的风险,正如他不能把握疫情的风险一样。

  目前中国救经济的主流思路一个是激励私人企业家,这完全是作秀,因为习近平已经完全没有了信誉。另一条思路就是救房地产市场,这个思路其实也很难奏效。把地方的巨额债务展期,虽然是饮鸩止渴,但对于缓解中国经济今年就发生断崖式崩塌的风险,可以说是无奈的选择。不过,在目前混乱的决策格局下,这样做只会增加明年经济崩盘的风险,因为地方政府的投资将会完全不负责任。

  我认为观察2023年中国经济走势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北京当局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迟滞外资产能撤出中国的速度。如果当局有本事有效减慢外资产业撤离中国的速度,就不仅说明中国地方的经济官员还有人在认真干活、还有能力与外资沟通,而且,说明中国经济还有较大的空间避免最糟糕的局面出现。但如果这一点都做不到,或者全球经济进入大萧条,那中国经济就有可能发生比此次防疫失败更大的灾难,因为,习近平乃至整个中国,都没有准备。

   0


热门专题
1
中美冷战
6
AI
11
苗华被抓
2
川普
7
中共两会
12
美国大选
3
俄乌战争
8
大S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何卫东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