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现在小城市的日子,都不太好过。
2月23日上午,商丘公交发了篇言辞恳切的文章。大概的意思就是说,由于公司的亏损十分严重、经营异常困难,不得不从3月1日开始暂停运营。
一问司机,发现公司的说法一点都没夸大——从去年5月开始,司机的工资就一直拖着没发。好说歹说之下,今年年初给补发了9月份的钱,可剩下的工资至今都没有着落。
不过兜底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归根结底还是要想办法赚钱。
考虑到公交公司的盈利机制,你首先要多揽客、多拉人、保证上座率,可在刚刚过去的这三年里,赚钱确实难点。
作为一个户籍人口上千万、常住人口接近800万的地级市,商丘2019年的全社会公路客运运输总量高达6320万人次,2020年这个数字跌到了3853万,2021年更是只有1699万。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疫情期间容易引起人群聚集,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习惯不坐公交车了。
本来人就少,偏偏还不赚钱。
算上油钱和电费,购车、贷款以及人工等各种各样的开销,公交车每次拉一个人的成本大概在2-4块钱之间,比如北京是3.4、广州市城区是3.3元。
成本很好算,可算出来有啥用呢?
前些年,商丘市内的部分线路曾经尝试过把票价提升到2块钱,结果刚涨价没多久、雪片一样的投诉信就飞进了有关单位的邮箱。不得已之下,他们只能在2018年把票价又降回了一块钱。
除此之外,他们还要承担一些继承过来的公益性服务。
涨价不能涨,公交线路更是只能增不能减,再比如对老人、现役军人、伤残军人、残疾人、消防等等人员要免票,对学生也要半价。
这当然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地方上也会给公司一年500万左右的运营补贴。只是跟全市的几百万常住人口、一年上千万的乘客人次相比,这点补贴实在是有点杯水车薪。
时间一长,公交就成了靠“输血”维持生存的尴尬行业了。
以前没新能源的时候,靠燃油补贴;后来有了新政策,大伙又一窝蜂申请新能源运营补助,一辆8-10米长的新能源公交车一年跑完3万公里,就能拿到6万块钱的补助。
看起来不多是吧?但只要能扩大车队规模,这就能成为重要收入来源。
就拿商丘公交公司为例,他们在2019年的时候就有1826辆新能源公交车;等到了2022年,这个绿色车队的规模又进一步扩大到了2103辆,实现了全市公交的新能源换代。
不过最近,补贴的政策又变了。
财政部曾在2022年公开表示,该项补助的既定政策目标已经实现,城市公交属于地方财政事权,原则上由地方承担支出责任——啥意思?说白了就是要开始由地方自己“量入为出”了。
这可不是一笔小钱,像深圳、广州这样的大城市,一年的补贴总额高达数十亿,惠州底下的博罗县,每年的补贴资金总额也有3000万之多。
哪怕按照最低的补贴标准来看,这笔钱对商丘来说也是个不小的负担。
2008年-2021年,商丘市GDP实现了从930亿到3083亿的增长,在河南全省的排名也不算太低;但按人均一算的话又直接跌到了谷底,在河南的18个地级市中位列倒数第二。
更让人乐观不起来的,是当地的财政自给率。
虽然近几年商丘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逐年增加,势头还挺喜人的,但跟支出一比就显得捉襟见肘了起来——哪怕到了2021年,商丘的财政自给率仍然只有34.19。
有钱的时候能做到雨露均沾,问题是这几年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啊。
2022年,31个省份中有22个省份财政收入同比下降,扣除增值税留抵退税这一政策性减收因素后,也有6个省份收入下降,多数省份的收入增速在放缓。
在这样的情况下,像公交这种早早完成改制的民企,可能就要稍微等一等了。
没钱了咋办呢?那就只能停运了。
早在2021年11月,河南平顶山市的公交公司就被爆出拖欠工资长达9个月之久,逼得实在没办法了,司机只能用停运这样的极端手段维权讨薪。
到了2022年,类似的事情就更多了。比如在7月份,广东博罗有6条公交线路一度停运;而在8月中旬,河南郸城公交也因发不出司机工资差点停运。
更夸张的事情发生在兰州。
2022年9月,兰州公交集团因数月没发工资,提出要员工以个人名义向银行贷款,公司提供连带担保,负责按月结息、到期还本——自己贷款给自己发工资,简直是离谱到家了。
你以为这样的事情只会发生在公交公司身上吗?
就在今年年初,黑龙江鹤岗的一家供暖公司突然发通知要停止供暖。当时鹤岗的最低气温足足有零下26度,没供暖是真的要命,可没办法——供暖公司也是市场化运营的民企,实在是亏太多钱了。
由于热度很高、发酵很快,这些事情最后都得到了妥善的解决。
至于解决问题的资金从哪来,那就要看各个地方的本事了。基础好的可以拉单子、拉投资,靠正常的经济手段造血,基础差一点的就得砸锅卖铁卖这卖那了。
比如四川省阆中市,2022年7月,决定将市内公办学校、行政及事业单位、国资公司在内的175家单位未来30年食堂食材配送特许经营权进行拍卖,起拍价为1.8亿元;
再比如同在一省的乐山,在2021年左右将乐山大佛景区观光游览车和摊点的30年经营权整体转让拍卖,成交价近17亿元,保证金为1.5亿元。
有资源的还能腾挪一下,什么都没有的小地方该咋办呢?最极端的情况可以参考鹤岗。就在2022年初,鹤岗因债务问题实施财政重整,决定取消公开招聘政府基层工作人员计划。
看起来都没什么特别好的办法,也是,现在能财政自给的地方真是不多,都等着中央的转移支付,多少年了都是这样,今年,嗷嗷待哺的地方更多了。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头上响炸雷 北京最忌讳的事就要发生 |
2 | 头等舱男客“疯狂自慰1小时”!她的旅程成 |
3 | 民主党怎么输给了川普?最权威的分析出来了 |
4 | 美移民局发布声明:剥夺一名南加居民美国国 |
5 | 惊曝:泽连斯基要退出 川普:他会有大麻烦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土木工程师发文,中铁十局的事越闹越大 |
2 | 东部战区真出大事了 |
3 | 头上响炸雷 北京最忌讳的事就要发生 |
4 | FBI突袭搜索知名华裔教授住宅 恐引发新一波 |
5 | 网传新冠疫苗之父杨晓明被判死刑 官媒沉默 |
6 | 普京车队遇袭? 豪车爆炸遭火海吞噬 |
7 | 军队主动求战 一尊怕自己人“挥师北上” |
8 | 万斯力推!川普草台班子,他可能最先走人 |
9 | 中国队成绩一落千丈 引发热议 |
10 | 不可一世的万斯被他出言教训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