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南德意志报》发表评论称,习近平和秦刚有关中美关系的最新讲话,从内容上看,实际并无新意。唯一的区别在于,以前这类表述只会出现在内部讲话和文件中,而这一次却是在公开场合。这篇题为《真面目》的评论写道:
"迄今为止,习近平及其手下在公开场面一直表现得较为审慎,因为他们知道,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仍然离不开欧洲和美国。但现如今,在核心领域的双边贸易已经出现了问题:华盛顿发布的出口禁令,使北京失去了获得芯片等高科技产品的渠道。而习近平本人也面临着重重压力。
如果说中国领导层民族主义情绪的狂热表露,只是在给中国民众做样子,但这并不能令人感到欣慰。毕竟外交就是某种形式的内政。事态升级的风险已经不容质疑,殊不知美国极右派阵营中大喊冷战式反理智口号的也大有人在。而习近平口中的'遏制'恰恰就是冷战时期的词汇。世界重新划分成了不同的阵营,而乌克兰战争正在加快这一进程。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发展势头。"
评论指出,中国领导层不加掩饰的最新表态也有一个好处,此前受中国宣传攻势所蒙蔽的人或许可以借此认清中国领导人的真实意图。
"在乌克兰问题上,那些仍对中国心存幻想的人,非常有必要听一下中国外长秦刚周二有关中俄友谊的讲话。秦刚表示,中俄友谊是维护稳定的'主导力量',是全球合作的'典范'。秦刚认为,世界一切紧张关系的源头都是美国及其盟友。秦刚表示,中国外交充满了善意,但当豺狼挡道、恶狼来袭,中国也必须表明立场。这番话想必也是说给一些人欧洲人听的。"
《新苏黎世报》发表评论称,北京和华盛顿之间隔空喊话的火药味越来越足,一场新的冷战早已开始。
"一段时间以来,华盛顿有关中国问题的讨论充满了片面的安全考量和道德说教。在谁对中国更加强硬的问题上,两党政治家展开了相互竞争。他们担心,一旦出台符合理智的对华政策,会被选民解读为对中国示弱的表现。
俄罗斯发动侵乌战争后,西方世界已经意识到,他们失去了对普京的影响力。但对中国,为时并不为晚。拜登和习近平仍可以重新开始对话,中美两大国仍可以抛开意识形态分歧,去寻找共同利益。2022年,中美两国贸易额创下了历史新高。无论对北京,还是华盛顿,中美双边关系都至为重要。"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一怒之下,北京将国产C919打回原形 |
2 | 中国外贸企业订单爆满 曝主因是… |
3 | 哀鸿遍野,著名人士呼吁北京救救外贸.... |
4 | 有一种痛苦叫搬进了“大平层”,不好住还不 |
5 | 习明泽爆习将退居二线?王小洪日益对习不利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