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人民日报》的这个笑话 预示中国式AI的未来

www.creaders.net | 2023-04-02 12:08:01  冯睎乾十三维度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许多人拼命在30日《人民日报》找错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目前查到最可能的原因,是第五版〈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一文中,有两处少打了三个字。(图片取自作者脸书)

2023年3月30日,很可能是近数十年来《人民日报》最多人浏览,不,是最多人逐字细读的一天。事缘海外华人社交平台昨晚盛传,《人民日报》在日间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停止投递,所有报纸也要就地封存销毁。于是网民纷纷议论,到底出了什么事? 

大家拼命在昨天的《人民日报》找错处,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目前查到最可能的原因,是昨天第五版〈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一文中,有两处少打了三个字: 

“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迭加、世界进入新的动盪变革期的複杂局面,面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风险挑战,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果敢抉择,锐意进取、攻坚克难…” 

“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靠的是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靠的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各位发现漏了哪三个字没有?一看到这两段,就想快马加鞭告知迈克先生:“史上第一个白纸黑字、明目张胆宣称以『同志』为领导核心的国家,终于诞生了!恭喜恭喜,同志终于站起来了!” 

奇怪,连今上尊姓大名也可砍掉,谁有这么大胆呢?有理由怀疑,这是“文心一言”这类AI所做的好事。众所周知,那三字在大陆网络是敏感词,一打出来就会被系统自动屏蔽,而中共党媒天天生成的那些又长又臭党八股,本来就是AI的拿手好戏,然则这篇〈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会否是AI创作,甚至由AI编辑呢? 

《人民日报》此一笑话,我觉得已预兆了中国式AI的未来。为了避开敏感字词,很多东西也不能讲,或自动屏蔽,结果是作茧自缚,两头唔到岸。说穿了,这也是旧中国“避讳”文化的遗害。所谓避讳,指不能直接称呼、书写君主或尊亲的名字,而须用另一些字代替。 

避讳文化有些基本规则,如《礼记》所说的“礼不讳嫌名,二名不偏讳。”“不讳嫌名”表示不讳谐音字,不必迴避与名字音近的字,例如父亲叫“禹”,你不必避用 “雨”字。“二名不偏讳”表示有两个字的名字,只有连用才须避讳,单字不必避,如孔子的母亲叫“徵在”,孔子可单用“徵”字,也可单用“在”字,只要两字不连用就可以了。 

然而这种文化发展下去,越趋严厉和荒谬,至唐朝竟出现一场辩论:李贺的父亲叫“晋肃”,有人就说,李贺为了孝道,不该参加进士考试,因为“进”和“晋”同音,应该避讳;韩愈看不过眼,就写了一篇〈讳辩〉来驳斥那些谬论。 

避讳文化发展到今天,更令人叹为观止,什么“礼不讳嫌名,二名不偏讳”,统统都不管用了。记得2018年,微博曾禁了一份食谱,因为其中有句说“小香肠的尾部切成十字状”。你可能问,这句话有什么问题呢?哈哈,因为“的尾”普通话谐音就是“帝位”! 

话说回来,根本没人看的报纸,又何必回收销毁,重印一次呢?怜悯一下地球的树木,积点德吧。

   0


热门专题
1
何卫东
6
中共两会
11
苗华被抓
2
俄乌战争
7
大S
12
美国大选
3
川普
8
中美冷战
13
以哈战争
4
万维专栏
9
洛杉矶大火
14
巴黎奥运
5
AI
10
叙利亚
15
三中全会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