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这一段时间,全世界都在盯着看中国经济走向何方。中国政府自己给出了第一季度GDP增长4.5%的数据,超出了全球预期。而随后华尔街的主要银行纷纷看多2023年的中国经济增长,比如,瑞银集团把预期从此前的5.4%上调至5.7%,花旗银行从此前的5.7%上调至6.1%,而摩根大通更厉害,把从6%上调至6.4%。
不过,我之前就分析过,我说很怀疑当局的数据真实性,至少有两大问题,第一,1-2月份经济那么惨淡,3月份房地产和汽车消费依然下滑,出口数据也存在矛盾——中国海关数据和越南进口数据等差距巨大,第一季度怎么会突然暴涨呢?第二,中国经济主要靠投资拉动,但是民间到二会的时候还在观望,政府也忙着换届,怎么可能一下子就把那么多的钢筋混凝土砸到地上呢?所以,我给出的判断是,中国经济已经通缩,形势还可能进一步恶化。
其实,周四(4月27日)中共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就已经告诉我们形势不妙了:1-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当中,国有控股企业利润下滑16.9%,股份制企业下滑20.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的利润下降24.9%,私营企业下降23.9%,41个大类行业,除了10个有一点增长,绝大部分都在下降。
总之,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但是,我们看到,这一次政治局会议给出了药方。所以,我今天就想分析一下,这些措施,能不能解决问题呢?
在产业投资领域,会议强调,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要巩固和扩大新能源汽车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充电桩、储能等设施建设和配套电网改造,还要重视通用人工智能发展。
什么意思呢?就是对于芯片等产业、新能源汽车行业、储能和生成式AI领域加大投资。但是,我们要明白,这些领域是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的,目前已经不可能增加多少投资,也不会增加多少新的就业,所以对于今年经济直接的作用拉动有限。
而且,其中的电动汽车行业,因为中央政府取消了补贴,已经进入较慢增长状态,对传统汽车还有挤出效应。3月份,汽车价格大战和地方政府补贴,结果我们也看到了,整体的汽车销售反而下降了。降价只是降了一个寂寞。
中共政治局也很清楚,光靠那么点产业投资肯定不行,所以强调,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然后说,要靠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来形成扩大需求的合力。
这个比较空洞。在我看来,财政政策,就要给企业减税降费,关键是降低收费。但是,第一季度,我们看到全国税收收入是51,707亿元,同比下降1.4%;非税收入10,634亿元,同比增长10.9%。说明,虽然税收下降了,但是企业和个人的罚款却大幅增多了,企业利润反而下降了。
消费不振的核心,说白一点,就是一般老百姓没有钱,加上对未来也没有信心,所以更加不敢花钱。对此,习近平开出的药方是,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要发挥好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的引导作用,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还要持续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帮助企业恢复元气。
那么,怎么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呢?我们看到,中国政府肯定不会直接给老百姓发钱,这个渠道大家就不要想了,所以只能靠增加就业。而这方面,当局最近倒是有一个新举措,4月19日,国务院办公室发文,要稳定公共岗位,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加大补员力度。但是,这就和3月份二会的时候说的,要减少国家机关人员精简编制5%是反过来了。
所以,我们看到,习近平又在烙大饼了。一张烙饼来回翻,国家的政策来回翻。当然,在中共领导人眼里,这是一种管理能力,是“收放自如、进退裕如”。
国办文件中,还强调要支持国企扩大招聘规模,实施2023年百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对这一点,我是比较怀疑的。现在失业人口巨大、大学生中专生等也有上千万需要工作,但是国企能容纳的人员有限。真正要增加就业,还是要靠民营企业。但是在支持民营企业方面,整体经济上的支持,我几乎没看到。政治局会议强调的是,要消除法律障碍和隐性壁垒,增强信心,解决账款拖欠问题。还要鼓励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探索创新。
嗯,平台经济,大家看出来了,这又在反复烙大饼。而对一般性民营企业,又是谁在给它们制造法律和隐性的障碍呢?又是谁敢大量和长期地拖欠民营企业的账款呢?肯定是政府和国营企业。
这个债务问题,从朱镕基时期到李克强时期,再到现在李强时期,还要再次提出来解决,原因在哪儿?当然就是,国有企业是党的亲儿子,现在当局也要把民营企业当自己人,要一碗水端平,难。
当然,在民营企业的舆论环境方面,周五,中央网信办有一个大动作,宣称要从即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3个月的“清朗‧最佳化营商网络环境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专项行动。强调,要重点治理以贴标签等方式恶意散布“民企卖国论”等论调,用“贴标签”“带节奏”“放大镜”等方式恶意散布所谓“民营企业卖国论”“民营企业离场论”“国进民退”等论调,渲染丑化、煽动抵触国有经济、民营企业。
而且,还要禁止片面解读民营企业的财务报告。对后面这点,我表示怀疑和不理解。要求太模糊,比如我是经济分析师,我解读的时候会不会被扣上恶意解读的帽子?这不是市场经济的做法,不符合法律。
当然,整体来说,看起来这些措施都很好,很重要,但是很多网友问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司马南和周带鱼是不是要被修理了?
那么,大家认为,司马南们真的会被清除吗?
另外,从地产和基建角度来看,这一次政治局会议的基调和以前变化不大,还是要挖掘刚性住房需求,还是希望有些城市继续做好城中村改造,小范围的涨价去库存看来还有。但是,继续强调房住不炒。这样看起来,是要努力从地产经济中攫取最后一筐黄金。
关于改革开放,政治局会议没有新意,只是继续强调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但是具体要采取什么有效的政策,如何与欧洲、美国和日本搞好关系,没有任何新内容。而我们知道,欧盟、美国和日本这些国家才是中国的大客户,但是今年一季度,对欧美日的贸易额都在下降。
以上就是我对中共政治局最新工作会议的解读,有一些积极意义,但是力度远远不够,空洞的内容多,实质的东西少。
而且,整体来说,我认为这是2018年,在国进民退、民营经济退场论导致中国民营企业大倒退之后,习近平高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的又一次翻版。4年前,大饼已经烙过一次了。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一怒之下,北京将国产C919打回原形 |
2 | 中国外贸企业订单爆满 曝主因是… |
3 | 有一种痛苦叫搬进了“大平层”,不好住还不 |
4 | 哀鸿遍野,著名人士呼吁北京救救外贸.... |
5 | 习明泽爆习将退居二线?王小洪日益对习不利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