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共当局投资20亿元人民币,历时20年编纂而成的《清史》,据知最终经过两年“政审”未能通过,被束之高阁。华裔学者张泰苏在披露这一消息时直指,花20亿元的大工程现在因为政治不正确而付诸东流,从中可知中共学术审查制度的现状。
11月3日,任教于美国耶鲁大学的法学、史学学者张泰苏在社交媒体X上发文称,从可靠的消息来源得知,中共编纂的《清史》已被高层搁置,理由是“受到新清史影响过大”,“未能肯定人民的观点”,因此在政治上“无法被接受”。
文中说,这是令人震惊的指控。“听完之后百感交集。项目里多少学者几十年如一日地反对新清史,到最后还是逃不开这种莫须有的帽子。”
对此,美国历史学家、新清史学者米华健在X回应说,其实是新清史的观点受清史编纂组的影响,而不是相反。
张泰苏也在微博上提及此事。其微博下边不少网友回应:
“如果学术研究需要过政审的话,就必然丧失客观性,只会产出畸形的怪物。”
“快截屏。几十年后这就是《清史》研究史学史的一条重要史料。”
“卡壳未必是坏事,不完成清史也好过完成充满意识形态(无论左右)史实靠边的清史。”
“干脆把历史档案的解密期弄成300年,就没那么些忌讳了。”
“清史还是不出为好,历史要么服务于合法性建构,要么追求事实满足个别人的好奇心,一种叙事一定不能同时满足这两个矛盾的目标,官修史书更是矛盾的焦点。”
1990年代开始,美国汉学界兴起“新清史”研究风潮,其观点与中共叙事大相径庭。2019年1月,中共党媒《人民日报》曾发表长文《牢牢把握清史研究话语权》,宣称清史研究“与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有着密切关系”,“事关意识形态安全”。
据悉,2002年中共官方决定编修《清史》,由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持编写,有多达上千名专家学者参与。2018年9月,《清史》送审稿上报中共当局。2019年,送审稿交由新成立的中国社科院中国历史研究院负责审读,并专门成立审读工作领导小组。
2023年6月,中共央视报道,《清史》106册共计3200万字书稿的审读工作历经近两年,已初步完成。但此事之后再无下文。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胡春华一直遭围剿 传胡锦涛硬顶死保 |
2 | 王小洪最新讲话 调门也变了 |
3 | 离婚25年 李连杰与前妻黄秋燕在北京重逢 |
4 | 处境凶险 习已六神无主 |
5 | 恐怖!中国这个定时炸弹要爆了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1 | 陈冲的妈妈的安乐死 | 席琳 |
2 | 习近平暗杀海伍德离间薄熙来王 | jianglean |
3 | 卢比奥的首要任务将是替川普擦 | 右撇子 |
4 | 2025年,人民币贬值 | 中国社会经 |
5 | 川普信口开河的战略目标并非不 | 阿妞不牛 |
6 | 也谈中国成飞六代机 | 弓长贝占郎 |
7 | 川普疯狂,欺加拿大太甚! | 万沐 |
8 | 民主党2024败选的直接原因 | 海阔_天空 |
9 | 荣家跑路意味着什么? | 山蛟龙 |
10 | 党国玩双重国籍 其实很容易 | 旅泉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