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年来大撒币推动半导体及数据库本土化措施,不仅衍生许多芯片诈骗案,连数据库也传出造假疑云。中国贵州银行豪掷4.27亿人民币(约台币18.9亿)建构“国产数据库”,被爆是采用美商系统,而非中国厂商。
中国知名职业打假人士王海踢爆,易鲸捷假国产资料库骗局已经破产,贵阳银行弃用了易鲸捷“假国产”资料库,转而采购甲骨文数据库。
王海说,贵阳银行营收160亿人民币,是邮储银行的5.7%,服务客户1180万人仅邮储的2%,采购“国产”数据库花了4.26亿人民币(应该是4.27亿),则是邮储银行的304%(邮储采用甲骨文)。
公开资料显示,贵阳银行“国产”数据库建置始于在2020年,该行宣称将正式开展的核心业务系统“国产”数据库应用建设项目,耗资高达4.27亿人民币,采购易鲸捷数据库应用系统,当时贵阳市相关部门发文称其创造了国产数据库单一采购项目纪录。
不过,3年后东窗事发,贵州银行数据库被踢爆是贴了“中国产”的冒牌货,实际是由美商甲骨文承担起贵州银行核心交易业务资料库重任。
对于这项传闻,贵州银行、易鲸捷及甲骨文均未置评。贵州银行仅证实,2023年11月3日17:00至11月6日8:00进行系统升级工作,在此期间所有营业点及自助银行将暂停营业,相关业务也将暂停服务,但并未说明核心业务系统上线是采用易鲸捷或甲骨文资料库。
中国网友质疑,贵州银行与邮储银行业绩规模相差好几倍,资料库采购金额却比邮储银行的1.45亿人民币(约台币6.43亿),多出2.8亿人民币(约台币12.4亿),令人费疑猜。还有中国网友开呛:“4.27亿买了个假货,银行领导和技术部都是文盲吗?钜额利益输送给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