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老课文《捕蛇者说》又上了热搜。好多网友对这篇老课文记忆犹新,可是,翻阅新版的初中语文教材,却发现它不知何时已被悄悄删除了。
柳宗元的这篇《捕蛇者说》,题材来源于现实生活,文风质朴,语言流畅,有故事有观点,事理结合,发人深省,振聋发聩,这样的文章谓之“千古名篇”,也毫不过誉。
很多网友表示不解,这么好的一篇古文,为什么就被删除了呢?删除之后,初中学生不再知道“叫嚣乎西东,隳突乎南北”,怎样理解互文修辞呢?也不再知道“君将哀而生之乎”,用哪个句子去深入理解使动用法呢?
那么,这篇老课文是何时被删除的呢?大致查阅资料可知,从1950年代到2000年初,这篇古文一直在初中语文教材中。2000年以后开始推行新课改,教材出现了多个版本,其中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初中语文教材删除了《捕蛇者说》,但在不少版本中仍然保留。
到了2012年,教材版本再次更新,部分版本可能看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已经删除了《捕蛇者说》,于是也及时跟进,从此之后,这篇老课文就仅存在于很少的版本中(如语文出版社版本)。2014年,北京中考《考试说明》正式通知:文言文阅读篇目删除《叔向贺贫》与《捕蛇者说》,替换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和《伯牙鼓琴》。从此之后,《捕蛇者说》也与考试脱钩了。
2014年参加中考的学生,多为1998年出生。也就是说,98后们不再熟悉“苛政猛于虎也”和“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这两句话了。
当年,学习这篇《捕蛇者说》,还可以附加一个“彩蛋”,那就是注释中对孔子“苛政猛于虎”的解释,说的是一个妇女在泰山脚下痛哭,因为她的公公、丈夫、儿子都被老虎吃掉了,孔子问她:“为什么不离开这儿呢?”妇人回答:“因为这儿没有苛刻的管理。”这便是“苛政猛于虎”的典故。自从有了《捕蛇者说》后,又可以说成“苛政猛于虎,苛政毒于蛇”。
如今是法治社会,如果我们的政策越来越公平,越来越人性化,已经建成文明和谐、公正法治的社会,不应该再有柳宗元之叹了。但是,偶尔,我们还是会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还会时常感觉到个体的软弱和无助。其实,我们和《捕蛇者说》中的“蒋氏”一样,并没有多少选择,要想生存就得付出很大代价,或者加班加点,或者顶风冒雨,有时候,遇到一个认真到苛刻的公职人员都让我们束手无策。所以说,即使在如今这样的和谐社会,《捕蛇者说》也不会过时,仍然会被人想起,当它被删除的时候,仍然会有人关注。
有许多千古名篇,需要有生活经历,才能感同身受。当年不过是在课堂上朗读了几遍,却会在若干年后再次记起,并且发现自己已经成为课文中的主人公。这就是文学的魅力。但愿教材编者不要删除这样的千古名篇,这也是一种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故为之说,以俟编教材者得焉”。
当前新闻共有0条评论 | 分享到: |
|
||||||||||
评论前需要先 登录 或者 注册 哦 |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习最新批示曝光 彭丽媛出面没用 |
2 | “侮辱英烈” 中国著名女演员遭停演 |
3 | 突发:美拟征收271.2%关税! 中企大灾难 |
4 | 谁动了习近平的奶酪? 姓张的还没这个胆 |
5 | 叙利亚政局风云突变!谁会是最大输家 |
48小时新闻排行榜 | 更多>> |
1 | 连续三天 北京又传重磅消息 |
2 | 传中央军委已经瘫痪 习在国外时亲信被抓 |
3 | “习近平不会束手就擒” 大变就在眼前? |
4 | 等着吧,未来两个月全世界颤抖 |
5 | 习最新批示曝光 彭丽媛出面没用 |
6 | 薄瓜瓜婚礼发言:父母为人民、为大局牺牲.. |
7 | 这么大的事 哪个“党中央”决定的? |
8 | 问题严重了!是哪个党中央做的决定 |
9 | 英国开启重要里程碑!北京强烈谴责 |
10 | 苗华被捕细节流出 |
一周博客排行 | 更多>> |
一周博文回复排行榜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