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80多家门店一夜消失!他们的末日来了?

www.creaders.net | 2024-01-20 10:11:49  电动车公社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没想到,2024年率先扛不住的不是岌岌可危的恒驰、不是被曝供应商断供的高合、更不是威马和法拉第未来,而是曾经的全国百强汽车经销商,广东永奥集团。

这家坐拥80多家4S门店,涉及三十余个品牌的“大户”,居然在一夜之间演出了一场门店车辆被银行拖走、员工讨薪无门、客户从懵逼到走投无路的终极闹剧。

作为经销商爆雷的第N场炸弹,永奥集团事件虽然震撼,但更让人们困扰的是时隔多年,经销商模式的死局竟然还无人能解。

难道传统4S店这条路在新能源和直营的双重冲击下,真的走不通了吗?

惨遭坑害的员工、车主们,又该如何维权,我们又到底能在这些事里取到什么经?

答案,其实都藏在历史里。

就在这几天,一则4S店车辆被连夜拖走的消息火遍全网。视频中大量拖车出动,壮观程度不亚于礼宾车列队。

而这些门店,正是隶属于广东永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曾经的全国百强,永奥在广东拥有80多家店面,其中不乏时下大火的问界、领克、路特斯等品牌。

众所周知,一家经销商门店的成本十分高昂,故此能在广东地区有如此多门店,可见永奥集团实力……曾经不俗。

的确,永奥辉煌过。

从1997年成立至今,代理过北京现代、悦达起亚、东风本田、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通用雪佛兰、长安福特、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奔驰、沃尔沃、斯柯达、上汽荣威、领克、路特斯、东风商用车等二十多个国内外知名汽车品牌。

整个集团拥有有员工2000多名,注册资本也高达2亿人民币,用财大气粗来形容毫不为过。

在这20多年间,永奥既见证过中国汽车市场崛起之辉煌,也经历过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的刺刀见红。带着功勋章活下来的永奥,是行业里不折不扣的老兵。

但有过巅峰,就一定会有低谷。

和汽车经销商上市第一股、曾经辉煌无比的庞大集团,以及红极一时的正通集团一样永奥集团也没能熬过这场“汽车经销商寒冬”。

早在去年年初,永奥集团就被曝光过欠薪事件:

30多家下属汽车4S店、超1000名员工的工资,最多要拖到半年之久。

而熟悉“跑路”套路的社友们应该也发现了,欠薪,就是企业爆雷的开始。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庞然大物的倒塌,并不是拖欠三五个月工资、几轮投诉就能完成的。

所以,尽管不少员工在当地进行过投诉和仲裁,但永奥都能从中斡旋解决。

毕竟谁还没几个银行贷款的融资门路呢。

尤其是像永奥这样的经销商巨头,凭借自己的经销商资格、门店价值以及所拥有实车估值,都能贷到不小款项。

具体玩法社长在之前文章里都有解读,简单来说,就是经销商赚的不只是差价,还有“库存风险+售后保险”。

所谓库存风险,就体现在“一次性购买的车越多,车企给货的价格越低”,并且还有高昂奖金,也就能给到用户更低的价格。

于是越大的经销商,就越容易滚雪球,发展壮大之后,就能开更多门店、拿更多经销权,买更多的车。

也正因如此,永奥也有了和银行贷款周转的资本。

毕竟银行也不能完全弄清楚,哪些车是集团已经“卖出、或是抵押过”的产品。

实不相瞒,同样的套路、同样的招数,在2021年的正通集团、2023年的庞大身上都上演过。

只是2024年,永奥这波80家门店齐崩溃,主打一个整齐划一,实在令人震惊。

可见,不止是银行方面被愚弄,永奥已溜出国门的老板陈祖永,绝对是早有准备的。

而这样一场灾难,不论是分摊到经销商员工、车主本人还是一个个家庭身上,都可以说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那么这场维持多年的崩盘,到底有没有解法?

这道题,看似无解,不过这几年的“爆雷”之下,社长其实摸索出了一些端倪。

首先,咱们先看个人应该如何避免这种被经销商套牢的情况。

可能很多人觉得,买车之前先看看经销商的资质、现金流情况,但这件事且不说看得明白的人在少数,单说过程就十分麻烦。

买车虽然是“大件”,但你也不可能为了买瓶酱油,把超市老板家里有几个孩子都给调查个清清楚楚吧。

所以说,我们不妨可以信奉一个最保险的标准——“钱”。

理论上,最可靠的交易模式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确实,4S店在拿到全额购车款的同时,就应该向购车方提供车辆相关的全套手续。

但实际上,有些门店会从中玩一手抵押:把车辆上牌需要的重要材料——车辆合格证抵押给银行,从而借出自己日常经营所需的款项。

当门店收到用户打来的车款后,会再拿着钱找银行去“赎证”,而这赎证的时间差快的要3天,慢的可能要7-10天不等。

这就给了经销商“跑路”以可乘之机:

正常经营的时候还能走赎证流程,等到资金窟窿太大实在填不动了,车还没来得及交给用户,就先被银行查封了……

所以想要彻底规避这一问题,就不能相信任何4S店以“购车优惠、上险优惠”为名的延迟交车,除非你买的车特别火爆,排产都排不过来的那种。

毕竟,你拿着钱还怕买不着车?可钱一旦交了,你是真有可能拿不到车啊

另一种更彻底的解决方案,是选择大多数新能源品牌坚持的直营模式,直接和车企对接。就算万一破产清算了,车辆也一定会交付到用户手上。

而见微知著,当年风行一时的经销商模式之所以英雄末路,根也在这利益二字上。

本质上,经销商们更像是“零售商”,扮演着中间者的角色,吃的就是“替车企转嫁库存风险”的风险饭。

一旦车辆滞销、车企还强行增加库存,或者同行开始倾销模式,那些“过度抵押”的经销商现金流就很容易断裂,导致先欠薪、后跑路。

再加上近年来以特斯拉、蔚小理为首的新势力开启直营模式,简直就是砸饭碗级别的存在。

这个局,就是诸葛孔明在世都破不了。毕竟这些年来,强如庞大也曾举债折腾过汽车超市、走“百花齐放”的路子,但最终折戟。

本质上,不过是经销商们的利润,要从“车企卖车”这件事里赚。

而汽车行业如此卷的今天,车企自己的利润都保不住,怎么肯让出这块肉?而价格高了,用户肯定不买账。

这才绝了经销商的活路。

毕竟旧社会,只有地主家有余粮的时候,长工们才能吃上一口饱饭呐。

这件事从这些年经销商增速从20%直跌到1%就可见一斑,所以破局的关键其实并不在于如何从车企身上,刮下一块肉来。毕竟车企是上游、是给钱的“金主爸爸”。

经销商们真正的出路,反而应该是通过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在用户身上盈利。

隔壁蔚来的服务无忧,就是最典型的案例。

虽然它比传统的车险+保养更贵,但凭借着兜底的政策让用户足够放心,也成了不少车主“每年必买”的服务项目。

只可惜,前些年4S店大欺客的事实在是太常见了,以至于4S店集销售服务、售后服务、配件服务、信息反馈的金字招牌,成了经销商从车主身上大捞特捞的金饭碗。

强制高价上险、层出不穷的出库费上牌费金融服务费,早已屡见不鲜;有些黑心门店,甚至拿车主高价购买的原装配件动起了手脚。

就连底线更高的豪华品牌,都会通过“您节气门脏了、发动机里积碳多了”这类的话术,来诱导同样财大气粗的用户在店内过度养护。

其中的利润,也一度成为很多4S店以及售后员工们的主要收入。

在这种毫无信任的大背景下,凭借服务扭转用户印象,当然无从谈起。

更何况,现在的经销商们,早就躺在车市腾飞的风口上赚快钱赚惯了。

走出温水煮青蛙的舒适区,恐怕很难。

或许,永奥这样的惊雷再多一些,再炸裂一些,才能将他们从梦中惊醒。

但这背后,又到底要坑走多少人的血汗钱?

对此,社长虽然很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但对于已经被坑了的人,也只能走司法途径。

尽早集中证据、尽快提起诉讼,或许还能抢在强制执行之前,拿回本该属于自己的合法补偿。

最后,社长还想再聊一件事,那就是当经销商们已经捉襟见肘的时候,车企是否要重新审视经销商模式的可行性了?

据统计,2023年仅有37.4%的经销商完成全年销售任务,有39.4%的经销商任务完成率在70%~90%,有23.2%的经销商任务完成率甚至不足70%。

而2021年全国有近1400家4S店倒闭,2022年倒闭数量已经达到4000多家,占比达到40%。

经销商们的“转型”,似乎已经迫在眉睫。

而对于很多传统品牌,目前都需要依赖经销商模式所带来的渠道优势,是否应该在最困难的时候,向自己的伙伴伸出援手?

其实,4S本身作为“整车销售+零配件+售后服务+信息反馈”的集合体,对于车企来说,未必不能从售后与信息反馈等部分“让利”。

通过适当放权与负责的规范制度,让4S店培训出更好的服务意识,提高自身品牌价值。

这条路未必行得通,但唇亡齿寒,为时未晚。

   0


24小时新闻排行榜 更多>>
1 中国疯传一则消息!越来越多渠道证实
2 武汉房价跌的离谱
3 韩国空难很可能指向一个可怕的结论
4 故意的?中共把俄军整崩溃了
5 人只要不要脸,就天下无敌
热门专题
1
川普
6
苗华被抓
11
中共两会
2
俄乌战争
7
美国大选
12
台湾大选
3
中美冷战
8
以哈战争
13
李克强
4
万维专栏
9
巴黎奥运
14
中国爆雷
5
叙利亚
10
三中全会
15
李尚福出事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