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深圳日童案 中国学者吁严惩爱国主义暴行遭删文

www.creaders.net | 2024-09-23 15:13:06  大纪元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深圳日本人学校男童被刺身亡,在中国民间引发巨大争议。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赵宏、副教授陈碧9月21日发表文章主张,不要再纵容任何打着“爱国主义”旗号的暴行宣传,并直指“再不发声,我们都是共谋”,引发回响。但文章不久就被删除。

这篇以“我们能为死去的孩子做点什么?”为题的文章指出,与深圳事件同样的悲剧,不到3个月前已在苏州的日本人学校校车上演过,同样是将屠刀刺向正去上学的孩子。只是这次,再没有挡在孩子前面的胡大姐(校车导护胡友平)了。

文章提到,事发后,几乎所有的自媒体都将杀戮孩童的原因归结为“几近癫狂的民粹主义”及“毫无理性的仇恨教育”。但即使可以找到归因,这种野蛮的杀戮就可以被理解甚至原谅吗?

文章提到,事发后,几乎所有的自媒体都将杀戮孩童的原因归结为“几近癫狂的民粹主义”及“毫无理性的仇恨教育”。但即使可以找到归因,这种野蛮的杀戮就可以被理解甚至原谅吗?

文章直指,从穿和服就会被认为涉嫌“寻衅滋事”,到网红“铁头”和“亚人”的拙劣表演,再到袭击日本校车上的无辜孩童,眼见“爱国主义”就这样被利用和拉低,并最终沦为罪恶的借口和理由,实在不能不让人痛心。如果“爱国主义”可以如此被滥用,那还有多少罪恶可以假藉其名进行?

这篇文章提到,中国人是该铭记日本侵略的暴行和历史,但铭记难道就要以更多的杀戮和更多的残暴表现?这实在不能为文明所容忍。“我们为那个无辜逝去的男孩痛心,为他的母亲痛心,也为文明的跌落痛心”。可是除了谴责暴行、严惩凶手,“我们又能做点什么呢”?

深圳日本人学校男童被刺身亡后,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赵宏、副教授陈碧9月21日发文呼吁,不要再纵容任何打着“爱国主义”旗号的暴行宣传,文章被删。

文章主张,首先是不要再纵容任何打着“爱国主义”旗号的暴行宣传。如果有人还在蛊惑,为了某个伟大的名义就可以随意荼毒个体的生命,那一定是反人性的;如果一个社会还能容忍,将残忍杀害无辜孩童的人标榜为“抗日英雄”,那一定是罪恶的。如果还要用仇恨来铭记历史,那带来的就一定是更多的杀戮和伤害。

这篇文章说,面对疯狂和暴行,常识和良知总会显得羸弱,也总是轻易就被淹没在歇斯底里的聒噪呐喊之下,但它是普通人守护文明也守护自己的唯一武器。所以,不要轻易就扔掉手中的钥匙,不要轻易就接受一种绝对主义的简单叙事,不要轻易就放弃来之不易的文明。

文章直言,中国现在的舆论环境,网络上的疯狂反日情绪哪里来的?难道这是一两天冒出来的吗?不管多么猥琐龌龊的行径,甚至行为涉嫌违法犯罪,只要打着“反日爱国”的旗号,都有人在评论区点赞喝彩、摇旗呐喊。常识变成异类,反思尤为稀缺,勇敢常被吊打,文明成为笑柄。

这篇文章感叹,如今在中国,正义感尚存的人们“只能私下交流,只能朋友圈点赞,只能摇头叹息”。都知道什么对什么错,却不敢发声,因为“惹不起”—惹不起谁?甚至都不能写出他们的名字,如同“哈利波特”中的伏地魔。

文章主张,只有真正有勇气正视恐惧的人,才能说出他们的名字,而“我们可能缺乏的就是直面的勇气”。历史学家要对各自时代的历史负责任,“我们难道就不对身边的今时、今日负责吗?”。

这篇文章最后提到,有朋友说,“别写,别发声,因为会被骂”。但“那孩子都死了,再不发声,我们都是共谋”。

这篇文章发表后,在中国许多网络平台及朋友圈一度广为流传,也获得不少回响,但也引来民族主义者的质疑。然而,文章发表不久就被删除,只剩下一些零星转传的残存截图。

   0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