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读者网 > 中国瞭望 > 正文  

情况如此严重!“疫情班”被歧视

www.creaders.net | 2024-10-19 15:04:55  梳姐的书房 | 0条评论 | 查看/发表评论

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

最近媒体公布了一个惊人消息,2022年至2024年毕业的大学生求职时,会被企业以“疫情期间培养出来的大学生整体素质差”为由拒绝,并且这成为一些企业和老板间的共识。

他们给出的理由是,“这几届大学生分层现象更严重,良莠不齐,差的太差,为避免用人筛选成本,所以拒绝接收疫情期间毕业的几届大学生”。

《新京报》对此评论,认为这是赤裸裸的求职歧视,是违反劳动法的。

不可否认,对求职者贴上“疫情班”标签不妥,确实于法无据,不应该公开出来,然而那几年培养出来的学生确实有问题,也是不争的事实。

动不动就停课关在宿舍里,或者推迟开学关在家里,只能靠手机、电脑上网课进行弥补,缺乏完整的大学生活体验,社交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都有缺陷,站在企业的角度确实不想用这样的人。

但学生是无辜的,他们并没有权利决定自己怎么办,只能被动顺从管理者的安排。

比如风靡一时的淄博烧烤,据传就是山东大学学生给捧火的,山大学生之所以与淄博结缘是他们曾经被集中安排到那里进行隔离。现在看是个笑话,可当时却是声势浩大的严肃问题,当时谁敢不服从呢?

错过了学习的最佳时机,浪费了宝贵的青春年华,这帮年轻人摊上了只能自认倒霉,因为这不是哪一个人的事情。

现在要做的事情不是埋怨企业不用人,而是怎么想办法去弥补失去的东西,把思维、认知和能力提升上去,否则就会被无情淘汰。

猛地想起来一个更可怕的问题,难道受影响的只有这些大学生吗?

中学生、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的孩子,会不会受到影响,成年人会不会也有影响?

一位朋友说,疫情三年自己出现严重抑郁,多亏信佛得到慰藉才挺了过来,要不然真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陆林院士在央视节目中提醒,大众应该做好长期心理准备,及时调节情绪,保证睡眠。隔离在家的居民,有接近1/3的人,会出现抑郁、焦虑、失眠和急性应激反应。其中有超过10%的人,在疫情之后也不能完全恢复正常。

疫情后遗症其实并不只是对人身体机能的损伤,对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影响更大,而那些正处在成长阶段的年轻人、青少年儿童比较脆弱,受到的潜在影响更大。

在这个基础上,还有一种无形的后遗症,就是“疫情思维”,干啥事都想搞绝对的清零,为了一个目标不惜成本、不计代价,最终挂一漏万,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从而因为一个因素制造出体系性混乱。

人生能有几个三年,疫情已经深刻地改变了很多东西,受影响的绝不是那些没有学到东西的大学生,包括我们身处其中的每一个人。

有人说经历就是财富,这话只能当成鸡汤听听。

有些经历,根本就不堪回首,不愿再提。

一切都过去了,我们正重新再来。

   0


热门专题
1
美国大选
6
巴黎奥运
11
中国爆雷
2
中美冷战
7
三中全会
12
李尚福出事
3
乌克兰战争
8
中共两会
13
秦刚失踪
4
以哈战争
9
台湾大选
14
火箭军悬案
5
万维专栏
10
李克强
15
台海风云
关于本站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导航 | 隐私保护
Copyright (C) 1998-2024.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